形態特征:干后收縮,角質,硬而脆,白色或米黃色。子實層生瓣片表面。擔子近球形或近卵圓形,縱分隔,夏秋季生于闊葉樹腐木上.銀耳子實體白至乳白色,一般呈菊花狀或雞冠狀,直徑5~10厘米,柔軟潔白,半透明,富有彈性,由數片至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繡球形,直徑3~15厘米。黑木耳干燥后收縮為角質狀,硬而脆性,背面暗灰色或灰白色;入水后膨脹,可恢復原狀,柔軟而半透明,表面附有滑潤的粘液。質地柔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素可葷,不但為菜肴大添風采,而且能養血駐顏,祛病延年。現代營養學家盛贊黑木耳為“素中之葷”,其營養價值可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蝦皮的營養價值很高,就以衡量營養價值高低的蛋白質含量來說,每100克蝦皮含39.3克,大大高于大黃魚、黃繕、對蝦、帶魚、鯧魚等水產品及牛肉、豬肉、雞肉等肉制品。蝦皮的另一大特點是礦物質數量、種類豐富,除了含有陸生、淡水生物缺少的碘元素,鐵、鈣、磷的含量也很豐富,每100克蝦皮鈣和磷的含量為991毫克和582毫克。所以,蝦皮素有“鈣庫”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