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加強頂層規劃設計,強化規劃作用,形成“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籌資金,分工負責、分塊實施、分步推進”的協同推進機制。確立科學的方法和思路,集中系統資源、整合系統要素、協調系統功能,形成自上而下層層銜接、環環相扣的合力,保障建設工作有序、可控、。
(二)需求導向,創新應用。以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需求為導向,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與全市量發展深度融合,滿足城市安全、城市管理、政務管理、經濟管理、便民服務等多元化需求。把先進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堅持制度創新 技術創新,運用科學的管理思想和先進的信息技術,推動運行管理機制改革與創新,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創優。
(三)數據共享,集約發展。高度重視數據資源的重要性,以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為目標,推進數據資源深度整合與應用,突破部門界限和系統邊界,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堅持集約發展、共建共享的思路,推動“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建設,構建一體化的運行指揮體系。
(四)統分結合,統一指揮。相關職能部門按照統一技術標準和架構,加快建設完善部門分中心,集中接入昆山“智慧城市”,建立協同推進機制,保障工作有序、可控、開展。
(五)安全保障,穩定運行。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制度完善信息安全標準和管理制度,構建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堅持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并重,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切實加強智慧城市網絡、應用、數據等方面的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