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水管網系統網格化管理
供水管網系統網格化管理依托供水企業統一的管理與數字化平臺,將供水系統中的管網及用戶按一定的標準劃分成若干個單元網格,全面感知用戶信息及供水管網系統的參數變化,進而建立一種標準化的工作流程,縮短供水企業與用戶的距離,提升對各單元格內的用戶的服務質量、實現管網系統的精細化管理。
供水服務網格化管理體系的基本工作原則:網格布局、條塊總和;信息整合、有度通達;資源共享、有償融通;業務運作協同、有序旋進;公眾服務、透隱到位;經絡監管、透徹有效。
網格化管理網格劃分的依據:第一層以天然的地形(例如,湖、山)為分界區域邊界;第二層以主干道路管道走向為劃分區域邊界;第三層以業務管轄分區劃分邊界。
網格化管理工作體系,利用集成用戶基礎信息、管網系統數據,完成包括水表抄收、用戶投訴、用水宣傳、管網維修、壓力水質等供水特征數據的監控及傳輸、新用戶報裝等工作。
2.供水管網系統網格化智能管理系統構成供水管網網格化智能管理系統主要由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構成。
2.1 感知層
感知層是整個供水管網網格化智能管理系統的技術構架基礎。感知層設備主要是供水管網系統中的壓力、流量、水質的在線儀表設備。感知層是利用各種在線監測設備,通過數據采集、協議轉換的方式,在不影響供水系統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采集各項供水管網的數據。
2.2 傳輸層
傳輸層是利用互聯網與通信網絡融合,建立網絡層體系,對采集的管網系統中各項數據實時傳輸至數據中心,并對數據進行有效的存儲、維護、管理,以供上層使用。
2.3 應用層平臺層和傳輸層體系的建立,為供水管網系統運行提供了關鍵的流量、壓力、水質數據。只有深度地分析和挖掘各項數據表征的內涵和相關關系,才能對實際生產提供決策依據。
供水管網網格化智能管理系統,首先通過感知層、傳輸層將各類數據進行初步的加工和展示,實現了對供水管網運行情況的主觀感知,進而通過對各項數據進行匯總、對比、分析等,將各項數據更深層次地運用,以作為指導生產的科學依據。
供水服務網格化管理系統功能模塊包括:抄表管理、用戶基礎信息、統計分析、在線監控、應急管理、用水申報、維修搶修、熱線幫您、考核評價、服務互動、掌上網格、用水常識、產銷差分析、系統管理等多功能服務功能模塊。實現供水信息精確采集;供水參數實時傳輸;管理辦公協同;監督與服務一體化;用戶服務全能、高效、全時段、全方位覆蓋的供水網格化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