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80型QUAROX絞索網
GQS/GQR主動防護網系統描述:
說明:CQS主動防護網系統去掉格柵網后及適用于GQR主動防護網系統。
1、主要構成:主要構成:Q280型QUAROX絞索網,鋼絲繩網錨桿,支撐繩,縫合繩,卸扣
2、系統說明 GQS/GQR主動防護網主要是由縱橫交錯的16mm橫向支撐繩和12mm縱向支撐繩與4.5m×4.5m正方形棋式布置的錨桿相連接并進行預張拉,支撐繩構成的每個4.5×4.5掛網單元內鋪設一張4.0m×4.0m的Q280型QUAROX絞索網,每張網與四周支撐繩間用縫合繩縫合連接并拉緊該預張拉工藝能使系統對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預緊壓力,從而提高表層巖土的穩定性,盡可能阻止崩滑落石的發生,并將一小部分落石限定在一定空間內運動。同時在QUAROX絞索網下鋪設一層小網孔的格柵網,以阻止小塊的巖石崩落或限制局部巖土體的破壞。
Q280型絞索網
鋼絲直徑:3.0mm
絞索結構:1x3
絞索直徑:6.5mm
網孔形狀:近方形菱形
網孔尺寸:內切圓直徑280mm
鋼絲強度:不低于1770MPa
表面處理:高熱鍍鋅或鋅鋁合金
鍍鋅層:不低于245g/㎡
固定方式:規則縱橫布置的鋼絲繩錨桿和支撐繩
使用范圍:土質,類土質,強風化巖石邊坡加固,孤危石加固,危巖體加固
3、設計參數及材料配置:
QUAROX絞索網:由高強度防腐鋼絲成索后編制,菱形網孔內切圓直徑280mm,網片標準規格10x3.5m;
防護區域:一般應向既有或潛在破壞區外延伸至1m以上,區域展開尺寸應為網片尺寸的整數倍;
鋼絲繩錨桿:采用直徑不小于2Φ16雙股鋼絲繩錨桿;
縱橫向支撐繩:縱向支撐繩采用不低于Φ12的鋼絲繩,橫向支撐繩采用不低于Φ16的鋼絲繩,張拉緊后兩端各用4個繩卡于錨桿外漏環套緊固連接,繩卡間距宜為鋼絲繩直徑的6~7倍,其U形螺栓應位于尾繩段一側。
縫合繩:網片間采用直徑為Φ8的鋼絲繩縫合連接,長度為縫合路徑直線長度的1.2倍;
邊界繩:用于封閉防護網四周邊沿的鋼絲繩,根據其位置分為上邊界繩,下邊界繩和側邊界繩,其直徑不得小于12mm,一般選用直徑14mm或16mm,單根長度不宜大于40m,每根兩端各配一根長度為2~3m的鋼絲繩錨桿;
輔助錨桿:選用件。用于在局部低凹處使QUAROX絞索網更好地緊貼坡面,相對于主要錨桿,其直徑可約小,一般為20~25mm,長度一般選用1~1.5m,其錨墊板亦可適當減小。
Q280型QAUROX絞索網施工工序及方法:
1、清除坡面防護區域內威脅施工安全的浮土及浮石,對不利于施工安裝和影響系統安裝后正常功能發揮的局部地形(局部堆積體和凸起體等)進行適當整修。
2、放線測量確定錨桿孔位(根據地形條件,孔間距可有0.3m的調整量),在孔間距允許的調整量范圍內,盡可能在天然低凹處選定錨桿孔位;當設計目的是為了加固具有區域潛在滑動失穩的土質或類土質邊坡時,對非低凹處或不能滿足系統安裝后較好緊貼坡面的錨桿孔一般連續懸空面積不得大于5㎡,否則應增設長度不小于0.5m的局部錨桿,該錨桿可采取直徑不低于Φ12的帶彎鉤的鋼筋錨桿或直徑不小于2Φ12的雙股鋼絲繩錨桿,應在每一孔位處鑿一深度不小于錨桿外漏環套長度并能將其容納在內的凹坑或凹槽。
3、按設計深度鉆鑿錨桿孔并清孔,孔深應大于設計錨桿長度5cm~10cm,孔徑不應小于Φ42,錨桿應盡可能垂直于坡面,且于水平面的夾角不應小于15°;當局部孔位處因地層松散或破碎而不能成孔時,可以采用斷面尺寸不小于0.4×0.4m的C15砼基礎置換不能成孔的巖土段。
4、注漿并插入錨桿。應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M20的水泥砂漿,應采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45~0.50的水泥砂漿或水灰比0.45~0.50的水泥漿,水泥宜用強度等級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優先選用粒徑不大于2.5mm的中細砂。確保漿液飽滿,在進行下一道施工工序前注漿體養護不少于3天。
5、安裝縱橫向支撐繩,縱向支撐繩采用不低于Φ12的鋼絲繩,橫向支撐繩采用不低于Φ16的鋼絲繩,張拉緊后兩端各用4個繩卡于錨桿外漏環套緊固連接,繩卡間距宜為鋼絲繩直徑的6~7倍,其U形螺栓應位于尾繩段一側。
6、從上向下鋪掛格柵網,格柵網間重疊寬度不宜小于5cm,兩張格柵網間以及必要時格柵網與支撐繩間用Φ1.5扎絲進行扎結,當坡腳小于45°時,扎結點間距一般不宜大于2m,當坡角大于45°時,扎結點間距一般不宜大于1m(有條件時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將格柵網置于支撐繩之下)。
7、從上往下鋪設QUAROX絞索網并縫合,縫合繩為Φ8鋼絲繩,每張QUAROX絞索網均采用一根長約33m的縫合繩于四周支撐繩進行縫合并預張拉,縫合繩兩端交叉反轉合并后各用兩個繩卡進行緊固連接(需要注意的是縫合繩四個角部網孔處需兩次穿插縫合,且縫合繩不得直接連接到錨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