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后橋,屬于車輛的應用技術領域。它包括形成有一殼腔的后橋殼、一設在殼腔中的且攜有大鏈輪的差速器、一對各自的一端分別與差速器傳動聯結而各自的另一端分別固設有左、右輪轂的左、右半軸,后橋殼的一端窄縮,并且構成有樞置孔和腳踏鏈輪容置腔;另一端窄縮成有第二樞置孔,差速器的兩端分別樞置于、第二樞置孔上,一對左、右半軸與差速器的傳動聯結為花鍵聯結,腳踏鏈輪容置腔內設置有用于與差速器相連結的腳踏鏈輪。由于這種后橋能提高電動汽車對路況的適應性,操作控制效果好,駕駛平穩省力,利于增加安全性,使電動汽車可提高爬坡能力及增大扭矩,耗電省,便于安裝加工而具有經濟實用性。電動車后橋術標準也不相同,電機、后橋等配置也不盡相同。不同配置也影響著不同的應用。家用型電動三輪車,大部分采用是側輪電機,外置車架(車架在車輪外邊),這種結構的車沒有大軸,載重量輕,一般200KG左右,電機一般為350-500W,電池為12V20AH電池,適合做家用和老年代步工具。也有中置電機帶大軸的,(大軸又稱后橋、后梁,是連接三輪車后兩輪之間的車軸,三輪車的重要部件)這種車穩定性好,中置電機同時驅動后兩輪,啟動平穩,不過這種三輪車一般比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