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快印”,又稱“短版印刷”或“數字印刷”,它與傳統印刷不同之處在于數碼快印可以一張起印、邊印邊改,還可使圖文以各種介質進行傳播,大大提高了數碼成像的商業運用范圍。數碼快印具有質量高、速度快、批量小、變化快的特點。彩色印刷市場在2010年前后呈現兩個極端,高端市場被印刷廠和噴繪寫真等占據,其特點是大批量印刷成本低,但設備投資大,生產工序復雜,難以承接小批量印品。低端市場是復印打字社等,其特點是投資小,技術含量低,但只能輸出小幅面產品,品種單一,質量差,無法滿足市場對量、多品種、小批量印品的需求。在高端和低端均有大量的公司和個人充斥,競爭激烈,利潤菲薄,但中端市場還是空白。中端市場,服務面非常廣泛。現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廣告業有了一個短暫的發展時期,但隨之進入停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廣告產業進入了良性發展的階段。1979年上海電視臺向上級主管部門呈送了經營廣告業務的請示報告,當即獲得批準,1月28日,1分30秒的“參杞藥酒”廣告在上海電視臺播出。之后,電視廣告在中央電視臺亮相。隨之廣播廣告、報紙廣告等粉墨登場。這樣,中國廣告業進入了春天,一片欣欣向榮。為了規范我國廣告業,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使得我國廣告活動和廣告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廣告業步入法制化軌道后得到空前發展。2002年,我國各類廣告公司已超過8.9萬家,從業人員75萬余人,電視廣告、報紙雜志廣告以及網絡媒體廣告,總計收入可達以億元為單位的三位數字,其他廣告如戶外路牌、燈箱廣告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廣告形式也不斷被開發利用。現在廣告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加速器,也是促進國際貿易、增加外匯、擴大受眾視野的一個重要途徑。從1994年以來,我國廣告營業額平均每年以約20%速度遞增,高于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幅,廣告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由20世紀80年代的0.01%上升到1998年的0.68%。古代我國有著5000年文明史,經歷了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封建社會雖然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但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商品經濟。與不太發展的商品經濟相適應,也出現了形式簡單但富于民族特色的廣告活動。1、實物廣告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國開始有了交易活動。由于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產品出現剩余,部落之間偶爾進行著以物易物的物品交換,如以布換羊羔,鋤具換大米等。這就是原始的實物廣告。進入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后,物品更為豐富,實物廣告隨之增長。2、叫賣廣告在兜售商品時,通過賣啥吆喝啥來吸引買主,稱為叫賣廣告。如賣油翁一邊敲“梆子”,一邊吆喝“賣油啰”。叫賣之聲,清晰悅耳,且不同的行業,叫賣聲各有特點。這種叫賣廣告說明了廣告與音響的關系,它是音響作為廣告要素的原始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