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個優良的杏苗品種是種植杏樹的一個重要條件,根據當地的條件,自然要選擇一些耐旱性強的優良杏樹品種。比如說華縣的大接杏,或者是龍王帽等杏樹品種,都是一些比較優良的耐干旱的杏樹品種,而且杲實品質上乘,具備豐產的能力,比較適合在當地種植。杏苗培育:種子的選擇是關鍵的一環,它關系著杏樹在當地。選擇好種子后,為了春播時的出苗率,在冬季時,應該將種子進行層積處理,也就是將種子進行沙藏。按照沙藏的標準,選擇一個背陰干燥的地方,挖好一個標準的坑,長寬高,都需要按照杏樹沙藏標準進行調整,種子先用清水浸泡之后,再用濕河沙進行攪拌,攪拌時,也應該參考相應的科學數據。將種子拌好之后,先在坑的底層鋪一層濕沙,然后再將拌好的種核放進坑里,一直到坑口三十厘米左右,上面需用濕沙填平,后再將土堆一個超出地面的土堆,土堆高度適當,防止積水。如果沙藏的種子過多,為了更好的散熱,在沙藏種子時,需要隔一段放置一個草把進去,方便種子進行通氣散熱。播種:播種在這里分為春播和秋播兩種,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調整,基本來說,播種的方法,主要可采取開溝占播的方式,在唯內先將溝給開好,溝寬要適當,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這些條件,都需要參考杏樹的種植標準來進行。杏苗萌芽力強、成枝力弱、枝條少,但新枝上容易形成花芽結果。所以,修剪上應注意培養新枝,使枝條分布均勻,注意通風透光和衰弱果枝的更新復狀、冬季修剪主要采取短截、縮剪、疏翦、延放等方法,調節樹勢,維持樹體生長與結果的平衡。夏季修剪主要采取拉枝、抹芽、除萌、摘心等方法,控制樹勢,增加枝條分枝數量,培養結果枝組。幼樹的修剪幼樹生長勢強,為擴大樹冠,宜對主、側枝延長枝進行剪截。采取強枝輕翦,弱枝重剪,以剪去原枝條的1/3~2/5為宜,避免過重修剪,多保留小枝,以加速成形,提早結果。結果初期的修剪剪截各級主枝、側枝、延長枝,留飽滿對芽,繼續向外延長,疏除骨干枝上直立的競爭枝、密生枝及影響光照的交叉枝。短截部分非骨干枝和中庸的徒長枝,促生分枝成為結果枝組,對于樹冠內部方向和位置合適的徒長枝要緩放。盛果期的修剪對各級主枝、側枝的延長枝和其他骨干枝進行短截,疏除樹冠中下部較弱的短果枝,留下強枝;疏除樹冠中的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以增強樹膛內光照,更新一部分結果枝組,樹冠外圍發生的下垂枝可回縮到一個向上的分枝處以抬高角度。衰老期的修剪此時期要加強肥水管理,才能實現修剪目標,主要修剪方式為回縮。一般分2~3年完成回縮任務,回縮衰弱的多年生枝,宜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同時涂上油染或石硫合劑,保護傷口。習性:溫帶樹種,適應大陸性干燥氣候,適應性強。抗早耐寒,能耐一30-一25℃的低溫。喜光,深根性,抗輕度鹽堿,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長良好,畏澇,在a重土中生長不良,易遭病害。如作為果樹栽培,定植后4年即開始結果,6年后就能豐產,壽命長,有的樹齡可達百年以上。繁殖:以嫁接繁殖為主,亦有采用播種。嫁接以杏實生苗作砧木,亦可用李、桃、東北杏作砧木。李砧,耐水濕性強;桃砧,耐干旱,花密集;東北杏砧,抗寒性強。接穗選一年生粗壯結果枝,在2-3月或10一11月切接,接后蜜土埋沒接穗,成活后及時抹除萌粟、除草、施薄肥和防旱。芽接在8-9月進行。播種于6月采種,堆放后熟,洗凈陰干,秋播或濕沙層積后于翌年春播。春播在2-3月進行,行條播。幼苗出土后生長很快,當年夏秋季可芽接。栽培與管理:杏移植多在秋季,因其萌芽期較早,如行春栽應提早栽植,或培育大苗帶土球植。杏樹生長健壯,管理簡單,由于萌發力、發枝力較弱,不宜過分重剪,一般僅做自然形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