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19世紀初,人們對能否將熱量從溫度較低的介質“泵”送到溫度較高的介質中這一問題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英國物理學家J.P.Joule提出了“通過改變可壓縮流體的壓力就能夠使其溫度發生變化”的原理。1854年,W.Thomson教授(即大家熟知的LordKelvin勛爵)發表論文,提出了熱量倍增器(HeatMultiplier)的概念,首’次描述了熱泵的設想吸收空氣中的低能熱量,經過中間介質的熱交換,并壓縮成高溫氣體,通過管道循環系統對水加熱,耗電只有電熱水器的1/4。該新產品避免了太陽能熱水器依靠陽光采熱和安裝不便的缺點。由于空氣能熱水器的工作是通過介質換熱,因此其不需要電加熱元件與水接觸,沒電熱水器漏電的危險,也沒燃氣熱水器有可能爆‘炸和中毒的危險,更沒有燃油熱水器排放廢氣造成的空氣污染。空氣能熱水器,又稱熱泵熱水器,也稱空氣源熱水器,是采用制冷原理從空氣中吸收熱量來加熱水的“熱量搬運”裝置。把一種沸點為零下10多℃的制冷劑通到交換機中,制冷劑通過蒸發由液態變成氣態從空氣中吸收熱量。再經過壓縮機加壓做工,制冷劑的溫度就能驟升至80-120℃。而后,高溫高壓的制冷劑被通到儲水箱中的毛細管中對水放熱,后通過節流裝置的降壓作用再變成低溫低壓的液態制冷劑,就能再次到空氣中吸收熱量。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加熱-放熱”的工作流程。空氣源熱泵熱水器通常安裝在樓頂或陽臺,家用的也可裝在浴室或是角落或是掛在室外,安裝時先選擇好水箱的位置,連接水管,再定好主機的位置,然后連接鋼管,抽真空打開截止閥門,檢漏,無誤后注水開機制熱。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多采用微電腦智能控制器,內有時間設定,定時開關機功能,水溫設定,過熱保護等多種智能控制功能。不過大部分功能已由廠家在出廠時就設定好了,直接使用默認值就行了,但在夏天你就按夏天的制熱設定值,冬天就按冬天的制熱制定值,春秋天就按春秋天的制熱制定值,加熱時間一般設定在中午時段加熱。那樣能效將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