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世仙品 驚現凡間
葛仙米,古名天仙珠、天仙菜,學名擬球狀念珠藻,是我國特有珍稀藻類,有著30多億年的生活歷史,是地球上較早的原始生物之一。葛仙米,玲瓏剔透,呈綠色或墨綠色,狀若珍珠。 葛仙米習性“孤傲”,“怕染紅塵”。葛仙米生長條件苛刻,不能有任何農藥和污染物,故在自然界分布及其稀少,目前僅存于人跡罕至的湘鄂西高山圣境,年產量由20年前的25噸下降到0.5噸,已瀕臨絕跡!為此,美國夏威夷大學、中國科學院水生所、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吉首大學、湖北民族學院等科研單位對葛仙米家族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為葛仙米人工養殖奠定了理論基礎。湖南藻成生物工程公司的科技人員,經過多年的研究,運用生物高新技術和環境生態模擬技術,在湖南長沙遠離鬧市的青山綠水之中模擬葛仙米生長的原生態條件,完全杜絕農藥、化肥及一切可能的“紅塵”污染,終于實現了葛仙米的工程化規模養殖。天仙下凡,福澤眾生!昔日仙家美食、皇家佳肴,飛上了各位的餐桌!
仙源御賜 養生
《晉書》載:東晉時期煉丹家、醫學家葛洪隱居南土,時值饑荒且又身患重疾,發現一種圓球狀物,遂采以為食,竟然令病體迅速康復。后入朝以此獻給皇上,體弱太子食后病除體壯,皇感葛洪之功賜名“葛仙米”。
唐代武則天,80高齡時仍然齒發不衰,豐肌艷態,保持著青春般的容貌,據傳她喜食雜以葛仙米的玫瑰花醬、桂花醬等。她曾令宮女采集百花,和入葛仙米制成“百花糕”,作為宮中的御膳糕點。
李時珍《本草綱目》謂其:“氣味甘寒、明目益氣,令人有子。肥食”。《全國中草藥匯編》中介紹:“性寒、味淡,可以清熱、收斂、益氣、明目,且有美容護膚之功效”。《藥性考》載:“消神解熱,痰火能療,且久服延年。”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由于葛仙米富含各種生物活性成份,尤其是硫化多糖,能夠抑菌、抗病毒及抑制癌細胞生長,因此在提高免疫力、防止糖尿病、改善風濕、保護肝腎、減肥塑身、養顏美容、預防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病等方面都有效果。
營養豐富 科學為證
據現代科技分析表明:葛仙米富含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所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葛仙米干物質總蛋白質含量高達60%,是鮑魚的7倍、魚翅的14倍,并且其中各種氨基酸的比例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十分吻合,可以被人體利用。葛仙米中具有防癌功能的藻藍蛋白高達17%,是植物中之。葛仙米多糖對提高免疫力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葛仙米還富含維生素,其中Vc 接近鮮棗,高達5.5mg/g,比柑橘多15倍;VA是魚翅的14倍;VB1、VB2在植物中含量較高;VE是魚翅的7倍,胡蘿卜素的含量是胡蘿卜的15倍。葛仙米所含礦物質多達15種,其中鈣含量高于一般蔬菜,是一種好的天然富鈣營養食品。葛仙米的pH值為9.5,是維系人體生理平衡的天然弱堿性食品。
皇家王府 美膳
由于葛仙米的功效神奇、數量稀少,古時是皇家的御用珍品。眾多古代名食菜譜,如《孔府名饌》、《素食說略》、《調鼎集》、《隨園食單》以及唐 宋明清的宮廷菜譜中,對葛仙米的烹調制食方法均有記載。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對兒時所食鴨丁熘葛仙米一直念念不忘。現在“冰糖魚脆葛仙米”作為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的招牌菜。
在第十六屆中國廚師節,用葛仙米為原料,所烹制的葛仙米武昌魚丸、金湯葛仙米魚丸都獲得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