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肌纖維細,硬度小,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味極小,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膽固醇含量低,比豬肉低75%,比牛肉和綿羊肉低6 2%,含人體必需氨基酸15種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達11.03%。具有滋陰壯陽、補虛強體、提高人體免疫力、延年益壽和美容之功效,特別對年老體弱、多病患者有明顯的滋補作用,老幼皆宜。
【黑山羊的營養價值】
香港、澳門、東南亞等和地區將黑山羊稱作“補羊”,深受消費者喜愛。
黑山羊肌纖維細,硬度小,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味極小,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膽固醇含量低,比豬肉低75%,比牛肉和綿羊肉低6 2%,含人體必需氨基酸15種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達11.03%。
具有滋陰壯陽、補虛強體、提高人體免疫力、延年益壽和美容之功效,特別對年老體弱、多病患者有明顯的滋補作用,老幼皆宜。
【黑山羊營養分析】
① 黑山羊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后,病后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羊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
② 黑山羊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于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3.黑山羊肉能安胎補神,黑山羊肉能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筋壯骨。
【黑山羊的由來】
黑山羊是經長期馴化選育出來的地方良種羊之一,古為當地祭孔用“三仙”之一(“三仙”即黑山羊、黑公狗、黑公雞)。因中心產區在瀏陽,故名。
黑山羊品質佳,抗病力強,成年羊常在20公斤以上,重的近50公斤。
黑山羊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瘦肉多,脂肪少,鮮嫩多汁,營養價值高,為本省山羊品種之。板皮質量亦好,瀏陽生產的夾克羊皮服,深得中外消費者喜愛。
黑山羊是全國少有的黑山羊品種,原名湘東黑山羊。1985年正式定名為瀏陽黑山羊并編入《中國山羊》一書。香港、澳門、東南亞等和地區將黑山羊稱作“補羊”,深受消費者喜愛。[2]
【黑山羊體型外貌】
黑山羊被毛黑色,油光發亮,無雜毛。頭小而清秀,眼大有神,耳斜立,額面微突起,鼻梁稍拱。公母羊均有角,角稍扁,呈灰黑色。公羊角向后兩側伸展,呈鐮刀狀;母羊角短小,向上左右斜伸,呈倒八字形。頸稍細長,頸肩結合良好,胸部狹窄,后軀較前軀發達,體軀呈楔狀。公羊背腰平直,母羊腰部稍微凹陷。四肢短直,矯健,蹄殼結實,尾短而上翹,母羊乳房發育良好,被毛全黑,油光發亮,公羊被毛比母羊稍長。冬季公母羊均著生一層淺灰色的柔和、光滑、纖細的絨毛,緊貼在身上,群眾稱之為“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