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軸承的制造-套圈成型加工
雖然滾動軸承類型眾多,其結構型式、公差等級、材料選用、加工方法存在差異,但其基本制造過程均包含以下內容:
軸承零件制造-軸承零件檢查-軸承零件退磁、清洗、防銹—軸承裝配-軸承成品檢查—軸承成品退磁、清洗-軸承成品涂油包裝斗成品入庫。
套圈是滾動軸承的重要零件,由于滾動軸承的品種繁多,使得不同類型軸承的套圈尺寸、結構、制造使用的設備、工藝方法等各不相同。又由于套圈加工工序多、工藝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因此,套圈的加工質量對軸承的精度、使用壽命和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套圈制造的原材料為圓柱形棒料或管料,目前根據成型工藝不同,滾動軸承套圈一般有以下幾種制造過程。
1)(棒料)下料-鍛造-退火(或正火)-車削(冷輾成型)-熱處理淬、回火-磨削-零件檢查-退磁、清洗-提交裝配
2)(棒料、管料)下料-冷輾成型-熱處理淬、回火-磨削-零件檢查-退磁、清洗-提交裝配
3)(管料)下料-車削成型-熱處理淬、回火-磨削-零件檢查-退磁、清洗-提交裝配
4)(棒料)下料-冷(溫)擠壓成型-車削-熱處理淬、回火-磨削-零件檢查-退磁、清洗-提交裝配
套圈成型方法
目前在套圈加工中,成型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鍛造成型、車削成型、冷輾擴成型和冷(溫)擠壓成型。在以上成型方法中,鍛造成型加工應用為廣泛,占總生產量的80%左右,對于一些小型通用類產品可以采用棒(管)料直接車削成型。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一些中小型企業在中小型套圈的生產中采用了冷輾擴和冷(溫)擠壓成型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