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使用木炭進行水凈化的方法,早在公元前200年就被采用。據記載,那時認為較好的方法就是將水放進銅器中,放在日光下暴曬,然后再用木炭過濾,從那以后,人們為了獲得潔凈無味的水,一直采用木炭來過濾水。1806年尼克爾森(Nicholson)用木炭凈化過航船上的飲水,后來辛克(Sinclair,1807年)和達克(Dahke,1861年)等人也都先后使用骨炭凈水的,日本將木炭用于水的凈化室從江戶末期開始的,與此同時還有使用骨炭凈水的,但與椰殼活性炭相比,其吸附能力是非常小的,因而只能用于單個家庭用水的過濾。
20世紀90年代初,水質的污染在歐美也逐漸嚴重起來,為了滅菌而使用大量的氯,余氯的存在或水中化合物和氯作用的結果,導致水中出現臭味,從而促進了以去除水中臭味為目的的精制設備的開發和改進。1927年,從密執安取水的美國芝加哥市,水中出現了嚴重的氯酚味,為了除去這種令人討厭的臭味,曾進行過許多種實驗,結果椰殼活性炭的除臭能力得到了確認和肯定。次世界大戰之后,從1920年開始,椰殼活性炭已進入了工業化生產,這樣一來,椰殼活性炭在除去水中臭味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即使從經濟效益方面來分析也是很明顯的。斯波爾丁(Spalding)于1929年開始將粉狀椰殼活性炭用于新澤西州的新米爾福給水處理中,后來美國和歐洲各地也使用添加椰殼活性炭的方法來凈化水。在這以后人們并未停步于使用的粉狀炭,而是繼續開拓了粒狀椰殼活性炭填充層的凈水裝置。粒狀椰殼活性炭填充床適宜于處理污染比較穩定的水,而大不適宜于處理污染變化大的水,正因為上述原因以及經濟方面的因素,所以迄今為止,再給水凈化中基本上用的都是粉狀炭。目前,在美國用于處理水的椰殼活性炭量,每年有25000噸以上。
在醫藥和化學工業中,粒狀椰殼活性炭的使用比較普遍,經常用它來作為許多工業用水的制備,而在電子設備和高壓鍋爐用水的制備中,則用做前處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機物。由此可見,椰殼活性炭在工業用水的處理中是有悠久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