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技術是水處理工業的一場成本革命,其較大的特點是利用電而不是酸堿對樹脂進行再生,具有出水質穩定、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占地面積小等優點,從1986年EDI技術工業化以來,已廣泛應于醫藥、電子、電力和表面清洗等工業領域,取得了很好經濟效益,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使水處理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詳細說明 :
EDI簡述
EDI技術是水處理工業的一場成本革命,其較大的特點是利用電而不是酸堿對樹脂進行再生,具有出水質穩定、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占地面積小等優點,從1986年EDI技術工業化以來,已廣泛應于醫藥、電子、電力和表面清洗等工業領域,取得了很好經濟效益,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使水處理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EDI的特點
◆ 具有更高的產水質量
◆ 脫鹽率高
◆ 水利用率高達95%
◆ 樹脂無需酸堿再生
◆ 運行、操作、維護方便
◆ 標準設計、視產水要求可將模塊不斷堆積,以適應更大產水量的要求
◆ 流量范圍從1m3/h到450m3/h以上
◆ 運行成本低、能耗少,每產水3.8m3/h,耗電1KW
EDI技術有原理
圖示說明:
A—進水 E—陰離子交換膜
B—樹脂 F—濃縮水
C—電極 G—水
D—陽離子交換膜
(1)通過填充在模塊中的樹脂吸附源水中的離子達到脫鹽的目的
(2)通過給模塊兩端的電極加直流電使模塊內部產生電位差,此電位差使原水中的陽離子向陰極方向的陽離子交換膜移動,陰離子向陽極方向的陰離子交換膜移動,陰、陽離子終進入濃縮室
(3)隨著脫鹽室水的電陰率的升離,電離分解生成H 和OH-,以經常保持脫鹽室內的樹脂處于再生狀態,實現高度、連續脫鹽。
EDI的應用領域
超水經常用于微電子工業、半導體工業、發電工業、制藥行業和實驗室。EDI水也可以作為制藥蒸餾水、食物和飲料生產用水、發電廠的鍋爐補給水,以及其它用途的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