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食展示柜蒙自市鳴鷲鎮加強特色農業建設,在抓好“米袋子”工程建設的同時,加大力度抓好以種殖業、養殖業為主的“菜籃子”工程,鳴鷲雪梨、核桃、桃、大白菜等特產深受省內外市場青睞,生豬、牛、本地雞、羊等畜牧資源豐富,“菜籃子”、“米袋子”工程建設取得了成效。
今年上半年,全鎮完成夏收農作物播種面積30000畝,其中糧豆播種面積16500畝,經濟作物油菜3000畝熟食展示柜,其它農作物含蔬菜10500畝;秋收農作物播種面積62869畝,其中:糧豆播種面積33500畝;完成經濟作物種植29369畝。全鎮肉類總產達到1280噸、禽蛋總產量180噸。全鎮菜籃子、米袋子商品中,除生豬因全國性的供需結構改變,導致豬源偏緊,價格偏高外,總體比較平穩。
加強組織領導,強勢推動
鳴鷲鎮認真落實“菜籃子”、“米袋子”鎮長負責制,針對不同時期糧食、蔬菜、林果、養殖產業發展的重熟食展示柜點,成立了小春及冬季農業開發、農業生產、農機安全、污染源調查、畜牧養殖等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督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發展工作。年初人代會上,鎮把“菜籃子”、“米袋子”工程建設作為今年重點實事工程列入工作報告,向社會作出承諾。組織農業、獸醫等有關單位深入全鎮6個村委會63個自然村,對全鎮糧食、蔬菜、畜牧產業的分布及農民生產積極性等情況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研究,制定下發了《鳴鷲鎮人民關于做好2011年農業生產工作的方案》,在制定出臺的《蒙自市鳴鷲鎮2011-2013年整鄉推進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建設占地2400畝的新農貿市場以南至老鳴鷲、楊梅壩、鳴鷲緣獅洞至石洞、扎門至落水洞、猛拉五大蔬菜種植片區,推進無公害蔬菜種植熟食展示柜產業化、品牌化、規模化。全面推廣生態畜牧養殖,扶持規模養殖,培植養殖大戶,建設養殖示范村,加快畜牧產業發展步伐。
整合資金投入,項目拉動
及時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穩定農產品生產,確保自給率。一是及時發放支農惠農資金。全鎮共計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三補貼”資金1977740.7元,補貼面積21216.7畝,惠及全鎮3634戶種糧農戶;二是加大信貸資金投入力度。完成批小額扶貧貸款200萬元的發放,支持和服務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三是加大熟食展示柜項目資金爭取和整合力度。充分利用涉農項目、水利、道路等資金,增加對農業結構調整及配套設施建設的投入。上半年,投資35.2萬元,興建小水窖88口;預計總投資450萬元的西甲沖干支渠正在建設中;投資20余萬元,完成老尖山、猛拉小寨的機耕道路。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鎮內外能人大戶建基地,以大戶帶動農戶。目前,鳴鷲鎮引進能人大戶1名,在楊梅壩建50畝的大棚蔬菜基地,主要種植辣椒、西紅柿等農作物。鎮內已發展三家養殖大戶。五是不斷完善市場設施。鳴鷲建設綜合農貿市場和大牲畜交易市場各1個。總投資1800多萬元熟食展示柜、占地29.8畝、擁有攤位1000余個、商鋪171個的綜合農貿市場及總投資37萬元占地10畝的大牲畜交易市場于2010年12月28投入使用。通過內抓內部管理,外抓環境整治,市場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基本能滿足群眾日常“菜籃子”、“米袋子”商品流通需要。7月份開業的“如家購物中心”超市則為“菜籃子”、“米袋子”商品流通提供了全新模式。
鄉鎮部門辦點,示范帶動
為確保農產品生產自給,建立了一批農業生產樣板地,把樣板辦成了切實能帶動群眾增收的示范點。建立了雜交玉米樣板3200畝,玉米核心樣板點316畝,玉米地膜覆蓋技術推廣核心樣熟食展示柜板點310畝,玉米新品種試驗面積3畝;玉米品種選育10.5畝,共計837個新組合。糧食作物間套種技術推廣30450畝;玉米套豆類完成15100畝;果樹套豆類完成8100畝;果樹套糧食完成5250畝。不斷優化畜牧品種,提高畜產品質量。上半年,豬雜交改良750頭次、牛品種改良400頭次。
大戶經營,有效聯動
大力推行并規范“訂單生產”,積極推進農產品基地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的化水平。目前,全鎮蔬菜產業龍頭企業有3家,合作社、協會6個。企業和合作社的成立,在蔬菜、養殖等產業生熟食展示柜產、收購,銷售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聯動作用。
加強配套服務,全力促動
是做好農業實用技術服務。組織機關干部和農業科技人員,深入村組、深入農戶、深入田間地頭,靠前指揮、督查和指導,及時把農業生產信息、農產品供求信息和農業科技知識傳遞給農民。上半年,開展農業培訓48期,培訓3960人次,咨詢8600人次。印發資料2760份,黑板報62期,廣播宣傳160次。二是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著力完善食品安全監控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