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光伏發電10年內將成經濟可行能源
近日,在能源局與亞行聯合舉辦的“太陽能發電規模化發展研討會”上,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在今后的5-1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太陽能將成為經濟可行的能源。
迄今,全球太陽能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0年底,全球太陽能發電累計容量超過4000萬千瓦,2010年新增1500萬千瓦以上。
關注的是,太陽能的經濟性有提高,現在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比三年前降低了一半。梁志鵬透露,我國太陽能發電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能實現用戶平價上網;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價格能與傳統石化能源基本持平。
梁志鵬表示,不考慮土地成本,當前我國太陽能發電的度電成本已經降至一元以下。但現在承擔大規模發展的成本,還不是很合算。據悉,目前,因為太陽能發電成本高于普通的火電等原因,我國太陽能發電還是補貼。
在未來5年,中國光伏市場發展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太陽能發電的經濟性,加速技術進步,擴大產業規模;力爭太陽能發電成本降至每度0.8元以下,與目前的業用戶銷售電價水平相當。使得太陽能發電具備大規模發展的條件,為2015年后太陽能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
澳大利亞澳森太陽能公司的有關人士表示,正是由于發展中的大力參與,太陽能的綜合利用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中國是個發展中的大國,也是個能源大國,中國未雨綢繆,提前進入光伏發電的研發和利用,具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中國正是抓住“經濟性”這一核心點,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使正真的前沿科學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
轉載自:http://www.austsun.cn/2011/06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