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斷奶保育期管理
一、保育舍常見病
1、水腫
2、腹瀉
3、呼吸道—氣喘
4、寄生蟲
5、保育豬水腫
【病因】
病原體是溶血性大腸桿菌,通常在斷奶后1-2周內發生;往往是一窩斷奶仔豬中生長很快、健康活潑的豬很易發生本病。
飼料突變與仔豬吞食大量飼料引起腸胃功能紊亂與腸道微生物區系紊亂,從而導致大腸桿菌大量繁殖,是發生水腫病的根本原因。
【病狀】
運動失調,步態蹣跚、盲目前進或作圓圈運動,喜側臥,口吐白沫,肌肉震顫、抽搐、四肢動作呈游泳狀。
眼瞼、眼結膜、前額皮下水腫。
可見全身各組織水腫,尤以胃彎處,腸系膜及頭頂部、股部皮下水腫為特征;
本病的發病率不高,損傷率卻達90%以上。
【預防】
1、改善飼養管理,停喂蛋白質過高的濃厚飼料;
2、搞好機械消毒和藥物消毒,經常沖洗圈舍,保持清潔衛生。
3、防止飼料應激,仔豬斷奶前后要在飼料中添加抗應激藥物。
【療養】
1、早期應用鹽類瀉劑,如硫酸鎂或硫酸納10-15克內服有腦水腫、顱內壓升高等神經癥狀時,可用50%葡萄糖20-40毫升或甘露醇50-100毫升或25%山梨醇50-100毫升靜脈注射。
2、硫酸鎂30克灌服,并要備好清潔飲水,待其飲水排便后,用50%葡萄糖50毫升,烏洛托品10毫升作靜脈注射,連用兩日。
3、用藥開食后,可在飼料中添加亞硒酸鈉維生素E和益菌素,以促進其消化功能的恢復和調節新陳代謝。
投資一千七百萬山東同慧專業豬料生產公司
建成整套教保料生產基地
其產品“奶霸”“小奶霸”產品特點:大采食 抗腹瀉
增免強補 抗病脫韁 匠心智造 斷奶無憂
為養殖場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