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源熱泵原理
超低溫空氣源---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是以空氣作為低品位熱源來進行供暖或供熱水的裝置。其特點是以二級壓縮噴氣增焓熱泵系統保證機組在-30℃能正常制熱,實現了空氣源熱泵在寒冷地區依然可以高效率制取熱水。
系統原理:運行基本原理是逆卡諾循環:液態工質首先在蒸發器內吸收空氣中的熱量而蒸發形成蒸汽(汽化),汽化潛熱即為所回收熱量,而后經壓縮機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冷凝器內冷凝成液態(液化)把吸收的熱量發給需要的加熱的池水中,液態工質經膨脹閥降壓膨脹后重新回到膨脹閥內,吸收熱量蒸發而完成一個循環,如此往復,不斷吸收低溫源的熱而輸出所加熱的泳池水中,直接達到預定溫度。相比于普通熱泵在-10℃及更低溫度下,由于蒸發溫度過低,引起蒸發量較少,導致壓縮機回氣量少,從而影響冷凝放熱。超低溫熱泵增加了一條連通壓縮機的噴射增焓支路,當壓縮機回氣不夠時,噴射增焓支路會給壓縮機補氣,這樣冷凝器的放熱量就會提高,因此在極低的環境溫度下仍能高效率制熱。
要說明“熱泵”,先說明“泵”是什么?
人們所熟悉的“泵”是一種機械設備,通過機械做功把物體或能量從低位搬運至高位。
對比:“水泵”是把“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的水利機械,“熱泵”是把“熱”從某處搬運至另一處的設備。
熱泵運行基本原理為:
壓縮機從蒸發器中吸入低溫低壓氣體制冷劑,在壓縮機內部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制冷劑;
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冷凝器與水交換熱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卻成過冷的高壓液體制冷劑,水吸收制冷劑的熱量后溫度不斷升高;
高壓液態制冷劑經過節流器節流降壓后,變成低溫低壓的氣液兩相混合體,在蒸發器中通過風扇的作用下,吸收空氣中的熱量蒸發成氣體;然后再次被壓縮機吸入壓縮,如此循環,從而不斷地制取熱量。
噴氣增焓低溫空氣能熱泵中央熱水機組,采用渦旋噴氣增焓壓縮機,現介紹噴氣增焓循環過程,就是工質從冷凝器出口,即分為兩路,一路為“旁路”,先進行節流,降低壓力和溫度,并進入中間換熱器與“主路”的工質進行換熱,換熱的結果是旁路的工質捕獲熱量氣化,并通過一個支管進入壓縮機的“補氣口”,這些工質在壓縮的途中參與循環過程,象一支生力軍,協助帶走壓縮機產生的熱量,降低排氣溫度,使總的制冷劑流量增大;而主路的液態工質溫度進一步降低,提高了工質的過冷度,再經過節流裝置降壓降溫并繼續前進到蒸發器內吸熱氣化,由于主流的工質在節流前經過了兩次冷卻,它的溫度更低,進入蒸發器后的吸熱能力也更強。
噴氣增焓低溫熱泵優點
① 采用渦旋噴氣增焓壓縮機,可適應高壓縮比和高壓差,并可控制安全的排氣溫度;
② 更低環境溫度的適應性:采用噴氣增焓技術,可以在-30℃環境溫度下可靠運行,不需要輔助電加熱。使機組的適用范圍更廣,可廣泛應用于我國北方地區采暖及生活熱水;
③ 更高的低溫制熱性能;
④ 制熱能力比常規熱泵更高。隨著溫度的下降,噴氣增焓低溫機組的能效比衰退速度小于常規熱泵機組,在-7℃~7℃環境溫度范圍內的COP要大于常規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