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綜合能源服務既包含了智慧用能(綜合能源利用 能源物聯網),又包含互聯網思維下的用能服務與模式創新,其覆蓋內容十分廣泛。
從近期可以切入的主要目標用戶角度,包含:城市商業綜合體、企業及園區、、醫院、學校和小區物業。
覆蓋的主要能源領域有水、電、氣、熱等類別。
從涉及的主要物理對象角度看,主要覆蓋了源、網、荷、儲的環節,具體包含有風、光、氣、油、煤等多種形式的一次資源或由其轉化得到的二次電力能源;在用戶“圍墻”邊界內的供能管網,例如園區中壓配網、戶用供網、小型微網及充電網絡;能源負荷則包含需要消耗電、熱、氣、油等能源等終端用能設備設施;儲能設備談得比較多的是儲電,但冷熱、氣等的存儲也可能需要關注。
從數據信息層面來說,涉及到本地與云端兩個部分。本地即為傳統的OT部分,主要是SCADA和自動化,云端包含支撐本地數據向云端(可能是公有云,也可能是私有云)采集處理、傳輸通信、存儲管理、分析加工、展示應用的相關云、大、物、移互聯網ICT技術。
從服務角度,涉及的主要有金融投資、建設改造、能源管理、物資采購以及增值服務需求等幾個類別。
以上是從用戶側需求角度介紹了綜合能源服務涉及的領域、技術與業務范圍。那么從服務供應側角度,則可能存在四類主要的商業模式,對應四種不同的邏輯。
綜合能源服務覆蓋范圍:
其一是生產制造各種標準化產品的廠商,包括設備、表計、標準化軟件、信息技術產品等等,它們以大規模銷售標準化的產品為主業目的,往往是一次性買斷,交易金額往往比較大。
其二是提供要求明確的化服務的服務商,包括設備托管、優化運行、計量服務、售電、軟件SaaS服務以及各類金融、信息和通信服務廠商,它們與用戶的業務往來是持續性的,單次服務的消費通常比較低。
其三是定制化項目的實施廠商,區別于、第二,它們往往難以直接進行推廣復制,每個新的項目都需要走一遍從需求到實現的過程,需要做很多定制化的工作。
第四類是比較特殊的一類主體,即當綜合能源服務市場達到一定的廠商數量規模時,需要有人幫助終端用戶進行各種資源的整合與對接,從而加快服務機會的發現與落地,它們是運營商,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運營的資源將不一樣,所以可能又會出現多種類別的運營商。
從需求側與供應側加深對綜合能源服務的理解,將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商業機會,找到更合理的商業模式,從而促進綜合能源服務的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