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智能化成為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新常態
發布時間:2019-08-11 來源: 鴻泰偉業
中國橡膠網訊 “今后10~20年是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邁向世界強國的關鍵時間節點。‘中國制造2025’是‘互聯網+’和‘一帶一路’兩大戰略格局下的具體體現,廢橡膠行業未來是需要互聯網技術與傳統制造的深度融合,即未來的智能制造,根本任務是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名譽會長范仁德如是說,中國橡膠網記者了解到,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廢橡膠綜合利用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是行業發展步入新常態,發展方式由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向環保、低碳、安全轉變的重要階段。針對行業綠色發展需要面對的安全、環保問題,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必須邁出淘汰“小三件”,使用沒有安全隱患的粉碎設備;淘汰煤焦油,生產環保型再生膠;改變脫硫方式,使用常壓連續環保脫硫設備的三道門檻。
創新工藝為綠色應用提供支撐
目前,唐山興宇、江西國燕、天臺坤榮等近百家企業選擇了輪胎破碎粉碎設備,在提升廢輪胎破碎、粉碎工藝的整體安全、自動化水平上邁出了踏實一步。臺灣遠記機械有限公司為解決粉碎超厚膠層和加量鋼絲編織層輪胎遇到的問題,增加了刀片合金厚度,調整了應用功率,加強了主軸的扭矩,確保設備與刀具的耐用性和可修復性,并加強了售前培訓和售后服務。
使用常壓連續脫硫工藝與設備,改變了再生膠生產先污染后治理的脫硫方式,成為行業綠色發展的重要一環。據中國橡膠網記者了解,目前,真正能夠達到與動態脫硫罐效果相當的設備還不多,天臺坤榮橡膠有限公司作為一個入行不到5年的企業,為解決生產過程中帶來的污染,毅然淘汰了7臺動態脫硫罐,包括剛剛投入使用1年多的電加熱動態脫硫罐。臺州中宏廢橡膠綜合利用有限公司研發的“廢橡膠資源化、無害化、智能化螺桿擠出再生新技術”,創新使用了配置比較高端齊全的計算機軟件并智能化顯示,產品已出口到西班牙、葡萄牙、法國。
為改變再生膠質量不穩定、企業周邊空氣污染重、自動化水平低、人工勞動強度大等問題,新鄉市橡塑工業有限公司開發的再生膠自動稱量下片機滿足了三機/四機/多機一線煉膠生產線的使用要求。同時,該公司采用的脫硫膠粉先進入捏煉儲存倉,再定時自動輸送到捏煉生產線按設定程序壓延,再自動稱量下片完成再生膠生產全過程,基本實現了自動化雛形,為下一步行業采用生產線智能化管理以及配備機器人操作奠定了基礎。
政策法規為綠色發展提供保障
促進廢舊橡膠綜合利用產業綠色發展,需要政策法規的支持和規范。6月26日,國家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明確綜合利用資源涵蓋廢舊輪胎、廢舊橡膠制品,產品包括膠粉、翻新輪胎、再生橡膠,要求產品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要求,才能享受國家增值稅50%即征即退優惠政策。同時,通知還明確了生產企業必須通過ISO 9000、ISO14000認證。都江堰新時代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官祿對中國橡膠網記者說:“廢橡膠綜合利用是治理環境的重要產業,但企業自身更新能力有限,投資意愿不強,必須國家給予政策支持或傾斜方能推動這一利國利民行業的快速發展。”
《循環經濟促進法》和《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發布,《清潔生產促進法》、《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也將推動廢橡膠行業朝著綠色應用發展。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十三五”規劃編制組專家胡澤躍說:“以《廢舊輪胎綜合利用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制定中的《再生橡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橡膠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為依據,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將拉開優勝劣汰的機制。”
此外,為推動廢橡膠綜合利用產業在橡膠工業的綠色框架中發展,使再生橡膠產品符合歐盟RECH法規重金屬、多環芳烴含量限值檢測規定,為淘汰煤焦油等有毒有害軟化劑為再生膠生產提供依據,中橡協制定的《E系輪胎再生橡膠》自律標準已于6月1日執行。該標準的實施將改變行業過去一味追求再生膠強力與伸長的認識,為下一步制定《輪胎再生橡膠》國家標準奠定了基礎。行業專家組顧問劉增元說:“自律標準對于質量的管控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章程,也是再生膠標準走出國門的重要衡量杠桿之一。期待各企業加大反饋力度,促使標準不斷完善。”
智能化推進為行業綠色升級加碼
智能制造就是通過建立基于互聯網+信息通信技術、應用軟件、工控軟件、加工設備及測控裝置等為一體的企業信息物理系統(CPS)。范仁德說:“三次工業革命甚至是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無不是圍繞能源和信息技術的變革。廢橡膠行業未來的提升也是朝著信息化發展,再生膠(膠粉)全封閉、自動化生產線也要加快推進。”
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格局下,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要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完善廢舊橡膠回收利用體系,開展信息采集、數據分析、流向監測,創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廢舊橡膠回收利用體系。建立廢舊橡膠在線交易系統,推動現有廢橡膠資源交易市場向線上線下結合,逐步形成行業性、區域性、全國性的廢舊橡膠原料和再生產品在線交易系統。
中橡協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秘書長曹慶鑫對中國橡膠網記者表示,“十三五”期間,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完成規模和區域重組,實現集團化管理,建立江蘇、江西、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重點經濟區發展模式,使區域產能分別達到40萬~60萬噸/年,60%的企業生產規模達到2萬~3萬噸能力,實現粉碎——再生——加工——應用的有機組合形式,發展大中型規模企業。
此外,廢橡膠綜合利用產業還要走出去,包括建設再生膠(膠粉)全封閉、自動化、綠色生產線,建立全球廢舊橡膠回收利用體系和廢舊橡膠在線交易系統。利用“一帶一路”的契機,將中國先進的廢橡膠綜合利用技術、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利用體系以及廢舊橡膠在線交易系統推廣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