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 日光溫室水肥一體化操作步驟
1、灌溉前檢查滴灌系統首部、管路及管件有無損壞。對損壞或漏水的管段及配件進行修復。
2、打開滴灌系統總控制閥門與一個輪灌組的控制閥門。
3、啟動水泵進行溫室作物的灌溉。
4、灌溉過程中要對溫室內網式過濾器定時沖洗。
5、如需施肥,需在灌溉一段時間后先把可溶性肥料(肥液)倒入容器內,調整施肥閥,使其產生局部壓差,進行施肥,施肥結束后,不要立即停止,系統須運行一段時間將剩余肥料用清水沖洗干凈。
6、一個輪灌組灌完后,首先打開下一個輪灌組的閥門,再關閉第一個輪灌組的閥門,進行下一個輪灌組的灌溉。
1、 7、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效果
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了三個轉變:即由大水漫灌轉變為浸潤式灌溉,由澆地轉變為澆作物,由單一澆水轉變為澆營養液。其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1、節水。水肥一體化技術可減少水分的下滲和蒸發,提高水分利用率。在露天
條件下,滴灌施肥與傳統灌溉相比,節水率達50%左右。膜下滴灌畝節水100-150方左右,與大水漫灌相比,節水率70%左右。
2、節肥。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減少了肥料揮發和流失,以及養分過剩造成的損失,具有施肥簡便、供肥及時、作物易于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優點。膜下滴灌使用滴灌專用肥比傳統施肥節省化肥20-40%。
3、節藥。空氣濕度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發生,減少了農藥的投入,滴灌施肥每畝農藥用量減少15%-30%。
4、省工。滴灌施肥減少了中耕和防治病蟲害等勞力投入,一般每畝每季節省勞力4-6個。膜下滴灌設施栽培節省防治病蟲害和中耕等投工15-20個。
5、改善生態環境。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一是地溫比常規灌溉施肥技術提高,增強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促進作物對養分的吸收;二是減輕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結和團粒破壞程度,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質;三是減少了水分下滲引起的土壤養分淋失和地下水的污染。
6、提高土地利用率。滴灌網絡從水源到地頭,不用修渠、打埂,提高土地利用率5%-7%。
7、增加產量,改善品質。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促進作物產量提高和產品質量的改善,作物一般增產10%-30%。同時,產品質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8、提高經濟效益。水肥一體化技術經濟效益包括增產、改善品質和節省投入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