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飼養設備可依據飼養規模的大小及目的而制定。這里只介紹為提供藥材蟲源的飼養設備。格式飼養坑,是利用舊房屋。暫時不用的有頂及圍墻的牲口棚和廁所等,在地下挖深67厘米左右。寬70-100厘米。長度不限的坑(可根據飼養量及房舍內的實際情況而定)。將坑底整平夯實,四周砌抹水泥使之平滑。如在坑壁上方坑口處貼上3-7厘米寬的防止地鱉蟲外逃的玻璃(931,7.00, 0.76%)更好。坑內用薄水泥板或玻璃分隔成若干小格,各小格的大小要規范化,以便計算出飼養不同期若蟲的投放量,和計算單位面積產量。坑內放入飼養土20-27厘米厚,然后分別放入成蟲或不同齡若蟲。分格飼養便于管理和喂食。由于這種飼養坑大部分伸入在地表以下,冬季坑內溫度高于地表,夏季底于地表,可使地鱉蟲少受季節的影響,有利于生長發育,并可提高成活率。半地下飼養池的結構與格式飼養坑近似,只有池的一半深度埋在地下,另一半高出地面,池內不再分格,池長2米,寬1.5米,半地下飼養池適于喂養成蟲,進行大量繁殖并取得蟲體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