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英文縮寫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污染防止對策和措施。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流程圖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流程 建設項目管理程序與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程序之間關系 |
|
|
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寫標準格式 一、總論1.1 評價目的 1.2 編制依據 1.2.1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 1.2.2環境評價規范 1.2.3 建設項目有關資料 1.3 總體構思 1.4 評價原則與標準 1.4.1 評價原則 1.4.2 評價標準 1.5 環境影響識別與評價因子的確定 1.5.1 施工期環境影響因素識別 1.5.2 營運期環境影響因素識別 1.5.3 評價因子的確定 1.6 評價等級 1.6.1 環境空氣 1.6.2 地表水環境 1.6.3 聲環境 1.6.4 風險評價 1.7 評價范圍 1.8 評價工作重點 1.9 評價時段 1.10 保護目標及環境敏感點 1.10.1 環境保護目標 1.10.2 環境敏感點 二、項目所在地自然社會環境概況2.1自然環境概況 2.1.1 地理位置與交通 2.1.2 地形、地質、地貌 2.1.3 氣候、氣象 2.1.4 水文 2.1.5 自然資源 2.2 社會環境概況 2.2.1 社會經濟概況 2.2.2 文化教育與醫療衛生 2.2.3 交通 2.2.4 能源 2.3 區域規劃 2.3.1 城鄉總體規劃 2.3.2城市總體規劃 2.3.3 項目園區規劃 2.4 項目工程依托設施概況 三、擬建項目概況3.1 基本情況 3.2 建設內容 3.3產品質量指標及原料理化性質 3.4 總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 3.5 主要原輔料及動力消耗 3.6 公用工程 3.6.1 給水 3.6.2 排水 3.6.3 供電、電訊及報警 3.6.4 供熱 3.6.5 儲運 3.7主要生產設備 注:本章內容根據項目擬建工程不同需要做調整 四、工程分析4.1 生產工藝及污染因素分析 4.2 物料平衡分析 4.3 環境保護 4.4 項目運行污染物排放匯總 4.5 非正常工況排污及處置 五、清潔生產分析5.1 清潔生產概述 5.2 本項目清潔生產分析 5.3 清潔生產的措施 5.4 小結 六、環境影響因子識別6.1 環境對擬建項目影響因素分析 6.2 環境影響要素識別、篩選 6.3 環境影響因子識別、篩選 6.4 評價因子確定(氣、水、聲、渣) 七、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7.1 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7.2 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7.3 聲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7.4 區域污染源現狀調查與評價 八、施工期的環境影響評價8.1 施工期環境空氣影響分析 8.2 施工期的水環境影響分析 8.1 施工噪聲的影響分析 8.1 施工固體廢物的影響分析 九、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9.1 環境空氣影響預測與評價 9.2 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9.3 噪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9.4 固廢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十、環境風險評價10.1 環境風險評價的內容 10.2 風險識別 10.3 評價等級及評價范圍 10.4 潛在的風險因素識別 10.5 風險類型 10.6 事故概率分析 10.7 事故發生對環境的影響 10.8 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10.9 應急監測方案 10.10應急預案體系 10.11 環境風險評價結論 十一、 總量控制11.1總量控制因子 11.2 總量控制建議 十二、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12.1 三廢及噪聲治理措施 12.2 環保投資估算 十三、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13.1 概述 13.2 環境保護費用 13.3 環境保護效益 13.4 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13.5 小結 十四、環境管理與監測制度分析14.1環境管理 14.2環境監測計劃 十五、產業政策符合性及項目選址合理性分析15.1 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 15.2 規劃符合性分析 15.3 總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5.4環境容量 15.5 環境風險 15.6 小結 十六、結論與建議16.1 建設項目內容 16.2 規劃符合性分析 16.3 環境現狀 16.4 清潔生產 16.5 擬建工程污染物產生及治理情況 16.6 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6.7 環境風險評價 16.8 建設項目的環境可行性 16.9 總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