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溫調濕機組分風冷管道除濕機與水冷管道調溫除濕機,由壓縮機、四通閥、室外換熱器、室內第二換熱器、室內換熱器、膨脹閥等過制冷劑管路連接成一個制冷循環,其中室外換熱器與室內第二換熱器兩個支路并聯,并在室內第二換熱器的支路上安裝用來控制支路通斷的電磁閥。通過四通閥進行制冷和制熱模式轉換,能夠滿足全年運行冷熱負荷大范圍變化的要求,并通過兩個并聯換熱器支路的通斷和室外換熱器風量或水量的調節進行微量調節,能夠滿足不同濕/冷/熱負荷的需要,使得對室內溫度和濕度都能較好的控制在設定范圍內。
目錄
原理分類
循環機制
調溫除濕機的運行模式和控制策略
調溫除濕機的特點
編輯本段
原理分類
冷凍、溴化鋰液體吸附、蜂巢吸附、壓縮空氣空氣除濕機
冷凍式空氣除濕原理
將空氣冷凍至露點以下,再除去冷凝后的水分。簡單易行,常見的方式。
壓縮空氣空氣除濕原理
對潮濕空氣進行壓縮,提高其露點,分離其水分。機械結構復雜,效率低。
液體吸收式空氣除濕原理
采用氯化鋰水溶液的噴霧吸收水分。露點可降至左右,但設備較大,而且必須更換吸收液。 運行成本特別高。
干燥劑吸附空氣除濕原理
內含一個由若干個垂直模塊組成的旋轉機構整個模塊都填充有干燥劑.通過旋轉來輪流烘干干燥劑,達到空氣除濕原理目的。空氣除濕原理量低下。速度慢。
固體吸附式空氣除濕原理
采用毛細管作用將水分吸附在固體蜂巢結構上,再通過旋轉裝置烘干。體積巨大,濕度均勻,但是末端空氣溫度高。
編輯本段
循環機制
一、除濕機的內循環:通過壓縮機的運行→排氣口排出高溫高壓的氣體→進入冷凝器冷卻→變成低溫高壓氣體→通過毛細管截流→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通過蒸發器蒸發吸熱→回到壓縮機變成低溫低壓的氣體。如此循環往復。
二、除濕機的外循環:在正常開機的情況下→通過風機的運行→潮濕的空氣從進風口吸入→經過蒸發器→蒸發器將空氣中的水份吸附在鋁片上→變成干燥的空氣→經過冷凝器散熱→從出風口吹出。
調溫除濕機用蒸發器來給空氣降溫除濕,并回收系統的冷凝熱,彌補空氣中因為冷卻除濕時散失的熱量,是一種節能的除濕方式,已經廣泛應用于國防工程、人防工程、煙草及石化行業、地鐵車站、航天領域凈化工程、實驗室、電訊器材室、檔案室、食品房、制藥或膠片車間、特種玻璃制造、糧食、木材等的除濕干燥和高濕空間的除濕與溫度控制等有除濕要求的場所。而我國氣候類型多樣,大部分地區冬夏溫差大,熱/冷/濕負荷隨時間變化明顯,傳統的除濕干燥系統不能很好的滿足實際的需要。
調溫除濕機是提供一種可以在不同室內、外溫度下對室內進行供熱、制冷和除濕以滿足室內溫濕度要求的調溫調濕方法及其設備,可以提高除濕調溫系統的性能,擴大除濕調溫系統的適用范圍。
編輯本段
調溫除濕機的運行模式和控制策略
(1)降溫除濕模式
當室內溫濕度都比較高,而且室內冷負荷比較大時,系統運行于降溫除濕模式。此時四通閥不帶電,系統按制冷方式運行,室內第二換熱器支路為電磁閥關斷,室外換熱器為冷凝器,室內換熱器為蒸發器。室內空氣只被室內換熱器降溫除濕,成為低溫低濕的空氣返回室內。在這種模式下,還可以調節室外換熱器的風量或水量進一步調節制冷量和除濕量,制冷量和除濕量都隨著室外換熱器風量或水量的增加而上升。
(2)調溫除濕模式
當室內濕度和濕負荷都比較高,而且室內冷負荷比較小時,系統運行于調溫除濕模式。此時四通閥不帶電,系統仍按制冷方式運行,室外換熱器和室內第二換熱器為兩個并聯的冷凝器,室內換熱器為蒸發器。室內空氣被室內換熱器降溫除濕后,經過室內第二換熱器時被部分冷凝熱進行再熱后,空氣返回室內。在這種模式下,還可以調節室外換熱器的風量和水量來調節兩個冷凝器換熱量的分配,進一步控制室內再熱量,從而達到控制室內空氣溫度的目的。
(3)升溫除濕模式
當室內濕度和濕負荷都比較高,但是室內溫度低且熱負荷比較小時,系統運行于升溫除濕模式。此時四通閥不帶電,系統按制冷方式運行,室外換熱器支路被電磁閥關斷,室內第二換熱器為冷凝器,室內換熱器為蒸發器。由于室內第二換熱器2中也有高溫制冷劑流過,室內空氣被室內換熱器降溫除濕后,經過室內第二換熱器全部冷凝熱都被用來再熱空氣。在這種模式下,由于室外換熱器的制冷劑流路關斷,全部冷凝熱都由室內第二換熱器承擔,系統冷凝熱要大于蒸發熱,所以被處理的空氣濕度下降溫度上升。
(4)制熱模式
當室內溫度很低,而且熱負荷比較大時,盡管相對濕度比較高,但是含濕量比較低,出去空氣中的水分比較困難,但是將空氣加熱后,含濕量不變的情況下,空氣的相對濕度就迅速下降,因此可以通過系統制熱運行,來實現對室內溫濕度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