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
國槐
否
落葉與否
落葉性
株高
8-15(m)
胸徑
25-40(cm)
主干高
12(m)
土球直徑
100(cm)
高度年生長量
55(cm)
胸徑年生長量
2(cm)
樹齡
8-15(年)
古樹
否
栽培環境
露地
移植苗
是
樹形
特殊造型
園林用途
行道樹
主要觀賞部位
觀葉
色葉類型
春色葉
葉色色系
綠色系
品牌
桂之苑
冠幅
600(cm)
地徑
200(cm)
米徑
形態特征
國槐,為落葉喬木,高6-25米,國槐樹冠球形龐大,枝多葉密,花期較長,綠蔭如蓋。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奇數羽狀復葉長15-25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9-14片,卵狀長圓形,長2.5-7.5厘米,寬1.5-5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1]
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10條,不等長。[2]
莢果肉質,串珠狀,長2.5-20厘米,無毛,不裂;種子1-15顆,腎形。花果期6-11月。[3]
生長環境國槐樹,羽狀復葉,小葉較小,因此樹冠濃密。槐樹的一級側枝粗壯,樹冠因此云團狀。槐樹有根瘤菌,氮素營養充足,因此葉色呈墨綠色。遠看槐樹的樹冠的如同一團墨綠濃云,墨綠色是一種晦暗的色彩,濃云同樣會帶來晦暗。
國槐產地分布
中國北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常見華北平原及黃土高原海拔1000米高地帶均能生長。
國槐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國槐樹冠球形龐大,枝多葉密,花期較長,綠蔭如蓋。花兩性,頂生,蝶形,黃白色,7-8月開花,11月果實成熟,莢果肉質,串珠狀,成熟后干涸不開裂,常見掛樹梢,經冬不落。種子千粒重為125克,每公斤8000粒左右,發芽率70-85%。種子干藏發芽力可保持2-3年以上。
國槐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石灰及輕度鹽堿地(含鹽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
物種分類
龍爪槐:小枝彎曲下垂,樹冠呈傘狀,園林中多有栽植。
紫花槐:小葉15-17枚,葉被有藍灰色絲狀短柔毛;花的翼瓣和龍骨瓣常帶紫色,花期遲。
五葉槐:小葉3-5簇生,頂生小葉常3裂,側生小葉下部常有大裂片。
金葉國槐是國槐的變異品種,蝶形花科,槐屬。落葉喬木,樹冠呈傘形。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葉片為卵形,全緣,比國槐葉片較舒展,平均長2.5厘米,寬2厘米,從端部到頂部大小均勻,每個復葉有17-21個單葉。春季萌發的新葉及后期長出的新葉,在生長期的前4個月,均為金黃,在生長后期及樹冠下部見光少的老葉,呈現淡綠色,所以其樹冠在8月前為全黃,在8月后上半部為金黃色,下半部為淡綠色。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花、葉、莖皮和莢果有毒。人食人花和葉中毒出現面部浮腫、皮膚發熱、發癢。葉和莢果還能刺激腸胃粘膜,產生疝痛和下痢。果殼提取物可使小鼠和大鼠產生呼吸困難等。
金枝槐:側生小葉下部常有大裂片,葉背有毛,枝條黃色。
金葉槐:春、夏、秋三季葉片呈金黃色,枝條是綠色。
金枝垂槐:春夏秋冬四季枝條下垂,冬季落葉后,垂枝為金黃色,耀眼奪目。
國槐:枝葉茂密,造型漂亮。
其它供應產品:
- ¥34.00
- ¥49.00
- ¥34.00
- ¥64.00
- ¥15.00
- ¥175.00
- ¥23.00
- ¥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