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水和浴池水的處理(1)
德國標準DIN 19643-3
第3部分處理方法組合1997年4月
沉淀——過濾——臭氧處理——吸收過濾——氯處理
對DIN19643:1984年4月版的局部補充
前言
本標準由水利部門標準化委會員工作小組IVl3制定。
修正1984年4月版DINl9643標準,是為執行聯邦現行法規,特別是對泳池水和浴池水處理的規定。所規定的新的軍團菌和三鹵甲烷數值與DINl9643結合,使其得以完整。
本標準按以下方案劃分為幾部分:
DINl9643-1中包括了對泳池水進行處理的所有方法組合的一般要求,隨后對每一方法組合均進行了規范化。這一方案使系列標準順利擴展到新的方法并與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有了較好的配合。
DINl9643“泳池水和浴池水的處理”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處理方法組合:
吸收——沉淀——過濾——氯處理
——第3部分:處理方法組合:
沉淀——過濾——臭氧處理——吸收過濾——氯處理
本標準的其他部分正在制定中。
為確保實現本標準要求,又經濟效益,建議只委托有經驗且具有相應的資格證書的公司進行水處理設備的設計和制作。此外,處理工序通常由有經驗的人士進行控制。與此相關的文件有:由德國煤氣與水利機械工程師協會制定的對公司和水處理的評定方法(W200,W201)。
更改內容:
針對DINl9643:1984-04版的內容,作了如下更改:
a)本標準劃分成幾個部分。
b)標準內容與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作了相應的配合。
原版本:DINl9643:1984-04
1.適用范圍
本標準結合DINl9643-1,適用于對泳池水和浴池水的處理。
2.參閱標準
本標準包括注明了的或未注明的其他出版物的一些規定,這些參閱的規定在本標準的各個部分均作了引用,出版物在后邊作了說明。對已注明刊物的,如果經過了更改或修正被采用,則后來所作的更改或修正僅屬于本標準內容。未注明刊物的,為所采用出版物近的版本。
DINl9603用于水處理的活性炭——供貨技術條件;
DINl9605用于水處理的固定床式過濾器——結構及部件
DINl9623凈化水過濾器甩濾沙和過濾卵石——供貨技術條件
DINl9627用于水處理的臭氧發生器
DINl9643-1 1:1997年4月版
泳池水和浴池水的處理
——第4部分:一般要求
DIN38409-7水\廢水`泥漿分析德國統一方法一一總效應參數和材料特性參數(H組)——酸度和堿度測定(H7)
EDINEN878硫酸鋁,不含鐵,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78:1992
EDINEN881氯化鋁,水合氯化鋁以及硫酸水合氯化鋁(單體)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81:1992
EDINEN882鋁酸鈉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82:1992
EDINEN888氯化鐵(111)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88:1992
EDINEN890硫酸鐵田0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90:1992
EDINEN 891硫酸氯化鐵(III)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91:1992;
EDINEN896氫氧化鈉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96:1992、
EDINEN897碳酸鈉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97:1992
EDINEN 898碳酸氫鈉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98:1992
EDINEN 899硫酸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899:1992
EDINEN936二氧化碳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936:1992
EDINEN939鹽酸用于人類用水處理
德語版PrEN939:1992
DINEN27027水質特性?—濁度測定(1S07027:1990)
德語版EN27027:1994
DVGWW200水處理器的企業證書——要求及檢驗
—DVGEW201德國煤氣與水利工程師協會部門對水處理器的證書——要求與檢驗,
3.方法組合的基礎
處理方法第-,步,膠狀體和溶解的雜質通過與鐵鹽(III)或鋁鹽凝結,失去穩定性,凝結成團塊,—分離出正磷酸鹽。在這一過程中,原水的PH值應保持在與凝固劑相關的范圍內。
第二步,過濾,通過過濾沉淀物,進一步去除部分雜質。
第三步,用臭氧處理濾液,氧化水中化學物質,殺死微生物,鈍化病菌。
第四步,在顆粒活性炭過濾器中,通過臭氧分離析出的雜質,控制氧化的雜質,去除氯附加反應的產物及水中殘存的臭氧。
第五步,濾液用氯進行處理,并導入水池。
負荷系數k=0.6m-3,相當于每人1.67m3的潔凈水。
4.處理步驟
4.1調節酸度
4.1.1概述
為達到良好的沉淀效果,應將原水的酸度(Ks4.3,按DIN 3-8409-7規定)調節到規定的較低值,如果補充水的酸度值沒有這么高,則不能低于較低限值。因此,可用劑量裝置向原水中添加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水溶液。
4.1.2調節酸度所用材料
a)按EDiNEN897規定使用碳酸鈉(蘇打)。
b)按EDINEN898規定使用碳酸氫鈉。
臭氧的主要特性和消毒機理
臭氧活性碳技術是目前國際上先進的自來水處理工藝,在日、美、歐等發達已廣泛采用,目前我國昆明,大慶的自來水廠已開始采用該技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上海、杭州等地也在實施中,采用臭氧消毒處理是水廠消毒的發展趨勢。
一、對臭氧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世紀90年代起,由于懷疑水中的有機物和天然物質與氯發生反應形成的三鹵甲烷具有致癌性,美國、日本和英國等也逐漸對臭氧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產生了興趣,并逐步在一些飲用水處理系統中采用或增設了臭氧處理工藝。
由于臭氧比氯有較高的氧化電位,因此它比氯消毒具有更強的殺菌作用。對細菌的作用也比氯快,消耗量明顯較小,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PH的影響。有關資料報道,在0.45mg/L臭氧作用下,經過2min,脊髓灰質炎病毒即死亡;如用氯消毒,則劑量為2mg/L時需經過3h。當1mL水中含有274~325個大腸菌,在臭氧劑量為1mg/L時可降低在腸菌數86%;劑量為2mg/L時,水幾乎可以完全被消毒。
較之傳統的氯消毒方法,臭氧消毒還有如下優點:
(1)消毒的同時可改善水的性質,且較少產生附加的化學物質污染。
(2)不會產生如氯酚那樣的臭味。
(3)不會產生三鹵甲烷等氯消毒的消毒副產物。
(4)臭氧可就地制造獲得,它只需要電能,不需任何輔料和添加劑。
(5)某些特定的用水中,如食品加工,飲料生產以及微電子工業等,臭氧消毒不需要從已凈化的水中除去過剩殺菌劑的附加工序,如用氯消毒時的脫氯工序。由于臭氧在水中很不穩定,容易分解,如接觸池口處水中剩余臭氧尚有0.4mg/L,但經過水廠清水池的停留后,水中的剩余臭氧已完全分解,沒有剩余消毒劑的水將進入管網。因此,經過臭氧消毒的自來水通常在其進入管網前還要加入少量的氯或氯胺,以維持水中一定的消毒劑剩余水平。
二、臭氧的主要特性和消毒機理
1)臭氧的主要物理、化學特性臭氧是一種高活性的氣體,通過對氧氣的放電而形成,其分子式是O3,是氧的同素異形體。臭氧的特性是具有強烈的氣味,臭氧的英文詞為“OZONE”,來源于希臘語,意為“味道”。在常溫常壓下,臭氧是淡藍色的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臭氧具有很高的氧化電位(2.076V),比氯(1.36V)高出50%以上,因此它具有比氯更強的氧化能力。臭氧是由氧按以下熱化學方程式形成:
3O3→2O3-69kcal由上式可見臭氧的形成是吸熱過程,因此,臭氧分子極不穩定,可自行分解,伴隨著分解過程全放出能量因此,臭氧比氧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氧化能力。
2)臭氧氣體向水中的傳遞能力也可表示為:單位時間內的傳遞能力=傳遞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