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設計、制造所執行的有關標準
用戶提供的原水資料及出水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
《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GJ25.1-89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給水排水設計手冊》
《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93
《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GBJ54-83
《給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J9-87
2.2、設備制造的基本要求
☆ 設備焊接制造要求參見JB2932-99《水處理設備制造技術條件》;
☆ 所有內部管路采用法蘭與本體聯接,并考慮到檢修和部件更換的便利條件;內部部件的材質均附合規定要求,緊固件等滿足防腐要求。
☆ 內部部件固定并加固,能承受水流的沖擊。
☆ 所有容器內部裝置、管件、部件等在發貨前在容器內安裝固定好,防止遺漏零件以及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或丟失。
☆ 設備內部采用的環氧防腐材料,涂層有比較好的耐腐蝕和耐磨能力,在使用期內涂層不會脫落。
☆ 設備材質的要求必須適應廢水水質,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三、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3.1、設計原則
1、 貫徹執行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按照頒布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進行設計。
2、 根據設計進水水質和循環用水的要求,污水處理選用工藝技術先進,處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簡單,運行穩定,占地面積少,工程投資省和運行費用低的方案。
3、 選用性能、效果好,能耗低的國內先進設備。
4、 充分考慮防止二次污染,噪聲低,基本無異味,不影響周圍環境。
5、 自動化控制程度高,降低勞動強度。
3.2、設計范圍
安裝污水處理設備一套,規模為2-3噸/h,對廢水處理站內廢水處理構筑物和必要的附屬建筑物進行工藝、電氣、儀表和自控的設計。
廢水處理設備外進、出水管道、土建、道路、綠化、道路、供電、通訊線路等設計不屬于本方案范圍。
3.3、工藝選擇
3.3.1、工藝選取
本工程采用新的專利設備“快速磁分離污水凈化污泥脫水一體化設備”作為主要設備處理該廢水,該設備是集投藥、混絮凝反應、泥水分離、水質凈化、污泥濃縮脫水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已獲專利,專利號:201320598273.1 )。主要用于污、廢水的一級物化強化混凝處理,能快速(3分鐘以內)去除水中懸浮物、降濁、脫色、磷、藻、硬度軟化、去除粘度、清澈水質,有效減少水中有機物。可替代凈水處理工程中的氣浮或沉淀池,是傳統處理方法的革命性替代品。
“快速磁分離污水凈化污泥脫水一體化設備”的主要部件是由混絮凝反應器、稀土磁盤、泥水分離器、清水溢流器 、污泥濃縮壓榨脫水器等多種裝置組成,污水進入機器,各種水處理劑按順序自動計量注入污水中,污水中的雜質膠體便發生凝聚反應生產絮體,此時混濁(或有色)的污水因固液分明而變得清澈。繼而污水進入一個特定的高能物理場,靠其強大的能量場吸附力,使得水中的絮體瞬間就被吸附除去。除去雜質絮體后的清水從水管流出,剩下來的絮體經擠壓濃縮成泥滑出機外。清水自流進入清水池。
3.3.2、該設備優點
(1)、具有處理速度快:機內停留時間≤3分鐘。
(2)、整機面積小(單臺):2-3m3/h占地≤18m2。
(3)、耗電省(單臺):每噸水處理電耗≤0.85Kw。
(4)、出水凈化度高:SS去除率>90%。
(5)、去除粘度>99%
(6)、排泥干化度高:含固率≥20%。
(7)、噪音低:<60分貝。
(8)、需反沖洗、自動化運行穩定。
(9)、可大大節省設備的維修和保養費用以及技術人員、操作人員等各種費用。
(10)可替代污水處理工程中的氣浮或沉淀池,是傳統處理方法的革命性替代品。
(11)設備靈活性強,當A處工程完工后設備可以運往B處工程運行,為工礦節約了設備的二次投資。
3.3.2、工藝確定
綜上所述,由于本工程的污水處理后水直接排放,適合采用:“快速磁分離污水凈化污泥脫水一體化設備”的處理的工藝。
3.4、工藝系統設計
泵 加藥裝置
調節池 快速污水處理一體機 回用
污泥外運
工藝流程敘述:
廢水進入調節池,調節池不僅起水量調節作用,同時對水質起均化作用。廢水泵將廢水提升至“快速廢水處理機”,自動加藥裝置投加各種藥劑和廢水在反應器中充份混合,采用攪拌機混合,使污水脫穩,水中的COD、BOD、SS等以顆粒形式析出并絮凝成團,絮凝團中包裹著特定量的敏感物質,繼而污水進入一個特定的高能物理場,靠其強大的能量場吸附力,使得水中的絮體瞬間就被吸附除去。剩下來的絮體經擠壓濃縮成泥滑出一體機外。除去雜質絮體后的清水進入清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