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SS-007A產品性能介紹
該材料由特種瀝青、聚合物樹脂、SBS熱塑性橡膠等材料經預處理、改性、乳化及熔煉而成,根據產品檢驗結果,如附表(一):《橋面防水粘結劑主要技術指標》所示,其特點如下:
性能有兼容性:產品是針對橋面而研究開發的兼顧防水層和粘結層兩重功能的新型材料,這樣既省工省料,又縮短工期;
2. 粘結性能:粘結效果是防水粘結層的最關鍵指標,該材料對下與基層(水泥砼、鋼板或其它涂料)通過吸附和滲透雙重作用,保證有良好的粘結性能;對上具有熱塑性,成膜后與熱瀝青砼(約150℃)接觸仍保持有很強的粘結性能。粘結力達到0.8~1.5Mpa,比普通防水材料高出幾倍。
3. 防水效果:能充分發揮涂膜防水和滲透層防水雙重作用。防水效果與成膜的致密性和涂料的滲透性密切相關:該材料涂膜細密,因而防水效果良好;材料細度也很關鍵,該材料粒徑達到2μ以下,滲透性強,能充分滲透并充填基層的微細通道,這兩方面都是提高橋面防水的有效措施。
4. 耐久性能:通過多種添加劑和乳化劑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包括疲勞強度、耐紫外線輻射、耐熱、耐臭氧、耐腐蝕、耐水等方面的性能在內的耐久性指標。
5. 施工性能:該材料為水溶性聚合物,施工時無須加熱,濃度可在現場調配,特別適合機械化施工作業,施工效率高,施工質量穩定可靠。如果工程量少,也可使用專用工具進行人工作業。
6. 儲存穩定性:該材料不易離析和變質,儲存保質期達兩年以上。
7. 環保性能:該材料復雜的配方中不含有毒或對環境有污染的原料;加工過程(原材料預處理、改性、乳化和混煉過程)均為物理處理工藝,無不良化學反應過程,工藝過程無排放物和廢棄物;不含揮發性有機溶劑,其溶劑為水,施工濃度可根據需要在現場調配,施工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已通過綠色產品檢驗。
四、 施工工藝:
本技術所指的施工工藝包括橋面基層驗收、橋面清理、防水層施工三部分的內容。即:
1. 基層驗收:橋梁主體結構施工完畢而進入橋面防水粘結層施工之前,須進行橋面基
2. 層驗收,驗收除了嚴格按設計要求及公路工程驗收標準進行外,還須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 注意對于橋梁施工工藝需要而設置的特殊裝置,包括孔洞、預埋件、管道等,應進行妥善處理;
2) 應注意對橋梁主體施工過程造成的橋面污染物進行認真處理,包括油污、涂蓋物等;
3) 特別注意:標高、橫坡、縱坡應符合設計要求;
4) 橋面灑水檢驗,不應有嚴重的底洼聚水現象。
3. 橋面清理施工及其《橋面清理技術規程(試行)》:
橋面基層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清理階段,本階段是防水粘結層施工最關鍵的環節,清理不好,再好的材料其作用也發揮不出來。清理工作嚴格按以下規程進行操作:
1) 拆除工作面上設備及設施,并處理由于施工工藝需要而設置的預埋件、工藝孔等問題(如果有);右圖一: 浮漿的清理
2) 清掃垃圾及其它雜物、廢棄物;
3) 用風機吹掃橋面細微顆粒及粉塵;
4) 根據橋面驗收結果,處理局部被油污染或不結實的基層表面等問題;
5) 用人工或清理機地毯式的檢查清除基層表面浮漿;
地毯式的用橋面清理機或人工(鋼刷)清理橋面附著比較結實的浮塵,要求順著基層紋理方向清理,直到再清理不出粉塵,并且在混凝土表面上能清晰 看到密集的細砂為止,經驗收(每 300m2檢查一處)合格,可進行下道工序;見右圖二: 浮塵的清理
6) 再用高壓風機吹掃清理出來的粉塵;
7) 用高壓水車沖洗橋面,經驗收合格后封橋,禁止車輛通行。
4. 橋面防水粘結層施工及《橋面水性防水粘結層施工技術規程(試行)》:
橋面清理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橋面防水粘結層施工,施工時須嚴格遵守以下技術規程:
1) 基層清理經驗收合格并表干之后即可涂刷防水層;
2) 第一層涂料薄而稀,利于滲透,推薦噴灑濃度為6~8%,用量約為0.5kg/m2,前面機械噴灑,后面緊跟著有人用拖滾撮揉并用高壓風機吹風,確保涂層均勻(既有一定撒布量利于滲透,又不在底洼處匯聚沉積),涂層厚度不超過0.1mm,人工涂刷時濃度可提高到8~10% 。
3) 進行第二遍涂刷須等第一遍涂料干透之后(約24小時)才可進行,濃度為20~25%,厚度不宜超過0.2mm,依此類推,共涂2~3遍,總厚度控制在0.3~0.6mm;
4) 見右下圖三: 機械噴灑現場
5) 邊角由人工用專用工具涂刷不少于2遍;
6) 涂刷過程避免人員和車輛通行;
7) 每一層涂料噴涂后,后面均須有人檢查收光;
8) 進行下道工序作業時,盡量避免損壞防水層,如有損壞,應及時補刷;
9) 本規程只適應于水性防水粘結材料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