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卷風西瓜嫁接苗穴盤育苗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流程是怎樣的
工藝流程:種子準備一基質準備一穴盤填料一穴盤播種一智能催芽一工廠化育苗車間培養一煉苗一出圃。
品種選擇:龍卷風西瓜選用耐低溫弱光、早熟、優質、高產、耐肥性好抗病性強的溫室常用品種;嫁接砧木選用親和性好、耐低溫、長勢好、根系發達的品種,最常用為云南黑籽南瓜。
基質:蔬菜瓜果專用基質。
穴盤:穴盤是工廠化種苗生產工藝中的一個重要器具。穴盤有多種規格,穴格有不同形狀,如EPS200、EPS128、EPS288、VFT32、VFT128、VFT288等,穴格容積7-70毫升不等,共50多種不同規格的穴盤。發泡式穴盤不但可當育苗盤還可兼作搬運種苗的承載工具。可采用高精度點播生產線,操作簡單、管理方便,便于實行機械化育苗;穴與穴之間相對獨立,既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又防止了穴盤的營養爭奪。這種倒金字塔形的穴盤,四邊呈方形,底部加強,以保證根系生長良好和排水順暢,成形的四邊使得穴盤非常牢固,無須另加一個運輸盤,能促進龍卷風嫁接西瓜苗的生長,并易于拔出。
苗床準備:選擇非瓜類作物茬口大棚,每公頃龍卷風西瓜嫁接苗栽培面積需崔床180~210厘米20苗床規格為長10米,寬1.2米,深15厘米,南北向。準備一塊農膜和一把木尺,先在苗床上輔上農膜,把穴盤放在薄膜上,把基質均勻倒人穴盤中填滿,用木尺刮平后,再用疊在一起的3~4個穴盤壓實基質,壓出播種用的穴盤,最后把裝填好的穴盤排到苗床中。在播種前一次性噴足底水,澆透基質,底層開始見水時就可以滿足播種發芽出苗的要求。
浸種催芽:龍卷風西瓜播種前選擇晴天曬種1~2天,去除雜質、癟籽,選留粒大飽滿、無病蟲的種子。催芽時用60℃溫水浸燙15分鐘,同時不斷攪動,然后轉入25~30℃溫水中浸泡3-4小時,撈出后用溫水沖洗干凈,放入干凈的濕紗布袋內,置于25~30℃的環境中催芽24~36小時,其間翻動2~3次,并用溫水沖洗,有2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黑籽南瓜種子催芽方法與甜瓜相同。
播種:需龍卷風西瓜種子2.25~3千克/公頃,需黑籽南瓜種子22.5~30千克/公頃。將催過芽的種子播入穴盤,用基質蓋籽(西瓜蓋土厚度為1.5~2.O厘米,黑籽南瓜蓋土厚度為2.0-3.O廈米)后,覆蓋地膜和小棚;當70%的種子出土后,傍晚前后及時揭去床面地膜,如外界氣溫較低,夜間應蓋草簾保溫。采用靠接法,甜瓜應比黑籽南瓜早播種4~6天;采用插接法,黑籽南瓜比甜瓜早播種4-5天。
苗床管理:播后至出苗前,閉棚保溫。白天保持25~30℃,夜間17~18℃;出苗后,白天保持22~25℃,夜間保持13~15℃;此段時間不需要追肥澆水,但要增加光照,以利培育壯苗。嫁接方法:選擇晴天進行,以提高成活率。
龍卷風西瓜苗嫁接后管理:①水分。在接口愈合之前(1-3天),插接的嫁接苗每天中午噴水1~2次,靠接的嫁接苗每天噴1次水,以增加棚內空氣濕度。接口愈合后,逐漸降低棚內濕度,見于見濕。②遮光。嫁接苗入床后,及時用草簾或遮陽網遮蓋,以降低蒸騰,促進傷口愈合。從第二天起,早晨和傍晚可短時間揭去遮蓋物,4~5天后逐漸增加見光時間,直至轉入正常管理。③通風。從第三天起,通風排濕時間逐漸增加,10天后進入正常通風管理。④抹芽。嫁接時雖然去除了砧木的真葉和生長點,但仍會有新芽從原生長點處萌發,必須不斷摘除,以減少營養消耗,促進接穗生長發育。
大型連棟溫室龍卷風西瓜苗栽培主要茬口有哪些
基于蔬菜常年供應的要求和智能溫室具備加溫設備的條件,對龍卷風西瓜生產實行一年三茬栽培模式:第一茬2月中旬定植至6月底,第二茬7月上旬定植至9月底,第三茬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