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菊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屬短日照植物,8~9月便形成花蕾,陸續開花(多數品種的自然花期是9~10月)。根系發達,不定根每年復生,地被菊萌發新個體,枝葉繁茂,冠形豐滿。在地被菊整個生長過程中,需注意病蟲害防治,特別是葉斑病、病毒病、蚜蟲、蠐螬等,應結合病情進行適當藥物防治。由于地被菊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效果良好,因而深受人們喜愛,被譽為“駱駝式”的花卉。至今累計推廣應用已達1000萬株以上地被菊主要品種有:1“醉西施”:株高33cm左右,冠幅35×40(cm);花徑:5.5cm,花色:粉色,花心紫色;花期9月上-10月上。2“夢幻”:株高23cm左右,冠幅33×33(cm);花徑:3.6cm,花色:初淡紫色,盛期黃橙色;花期9月中-10月中。3“玉玲瓏”:株高35cm左右,冠幅33×33(cm);花徑:4.8cm,花色:白色,心淡黃;花期9月底-10月中。4“落金錢”:株高20cm左右,冠幅30×40(cm);花徑:2.5cm,花色:初紫色,盛期淡紫;花期9月上-10月中。5“紅玉”:株高28cm左右,冠幅39×35(cm);花徑:5.0cm,初花時外瓣平展,內瓣抱心,且平瓣內卷,背色顯露,盛期平碟形,現中小花心;花:紅色;花期9月底-10月底。6‘新紫’:株高25cm左右,冠幅32×36(cm);花徑:4.5cm,花色:初紫色,盛期淡紫;花期9月中-10月上。7“紅星”:株高22cm左右,冠幅40×45(cm);花徑:4.0cm,花紅色;花期9月底-10月底。8“雪雁”:株高20cm左右,冠幅26(cm);花徑:4.0cm,花色:白;花期9月底-10月底。9“流金歲月”:株高19cm左右,冠幅25×40(cm);花徑:4.2cm,花黃橙色,瓣邊略紅;花期9月中-10月中;植株低矮、匍匐。10“黃盞花”:株高30cm左右;冠幅30×36(cm);花徑:3.8cm,花色:初桔色,盛期橙黃,花心小瓣仍桔色;花期9月底-10月底。11“金不換”:株高35cm左右;冠幅35×45(cm);花徑:5.2cm,花期9月上-10月上。12“美矮黃”:株高25-35cm;冠幅40×50(cm);花徑:4.5cm,花期9月中下-10月下。地被菊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有性繁殖即播種繁殖,這種方法成本低,繁殖系數大,可獲得大量變異種,但后代性狀良莠不齊。無性繁殖包括分株、扦插、嫁接等方法。為了保持地被菊的優良特性,通常采用無性繁殖,而其中分株和扦插兩種方法是人們常用的繁殖方法。分株繁殖一般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陰天進行,如連續晴天也可在下午進行。扦插繁殖一般在4~5月份在插床或苗盤中進行,兩周后大部分插穗生根,一般在扦插后25~30天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