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上的網點是告訴你“這里有這種程度的某種顏色”,例如,一般文字版,只有一個黑色,版子只有一張菲林,如果你用紅墨印刷,印出來的就是紅字了。一張菲林片只代表一種顏色,印刷彩色的,少要有4張菲林片,代表了C、M、Y、K4個顏色!也可以是四個專色,專色菲林是用單獨的文件輸出成K版的。旁邊的色標不能表明CMYK的具體值,而是對照用的,檢驗菲林出的符合要求。有人習正成膠片圖冊慣是畫完角線(裁切線、套準線)后,自己再用各個版上的色標上各版的名稱。例如,標上C、M、Y、K、專銀,然后分別填上蘭、紅、黃、黑和專色版上的專色,這樣,出來的菲林上都有標識而且特別直觀。而色標的尺寸10*5mm,并打上紙色的CMYK的英文字母,色塊與顏色名稱一一對應。“不進則退”的遺憾技術的變革從來就不因誰創造過歷史就手軟。近幾年,數碼產品因其便捷和低成本的優勢日益擠占傳統膠片市場,終形成了如今“人人擁有”、“人人拍得起”的局面。盡管數字技術的進步使得數碼成像的效果和質量日臻完善,但一些人士和極端“發燒友”依然能說出柯達克羅姆不可匹敵的優勢,譬如其出色的色彩還原及優異的顆粒控制,而這無疑歸功于其生產過程的復雜及要求的苛刻。就好像要在質量和普及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而成果,歸根到底還得市場說了算。我們知道,當兩種網點角度相差越小時,其生成的方塊花紋則越大,越明顯。當把一張單色膠片放在樣張上時,它的角度與四色樣張中的本色的角度是一樣的,膠片稍微轉一個角度后,膠片與四色樣張中的本色角度差很小,這個很小的角度差就很容易生成一個明顯的本色網花。這就可以幫助我們輕易地辨認出膠片的顏色來了。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總結出不同色版是快捷而有效的區分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