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壓封堵是指利用合適的密封件,徹底切斷介質泄漏的通道或是堵塞,或是隔離泄漏介質通道;或是增加泄漏介質通道中流體流動阻力,以便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達到阻止流體外泄的效果,該技術在80年代初由石化公司研究開發,1980年設備管理雜志在《設備管道泄漏的密封技術》一文中闡述了不停車帶壓密封,拉開了帶壓封堵技術在我國研究應用的序幕。研究成果84年通過了中國石化總公司的技術鑒定,填補了該技術的國內空白。帶壓封堵技術封堵:封堵時,要依照“先高壓再低壓,先內側再外側”的原則來進行,即先封高壓端,再封低壓端。下堵頭時,夾板閥上的放氣閥門關閉不嚴或未關,造成漏油或著火,此時立即啟動應急方案。帶壓封堵技術切管:切管機捆綁之前,首先檢查輪距,捆綁后要檢查電機正反轉,要鏈條在一條直線上,且要捆緊,以防止行走時切管機顫動。切管時,在打開電源前,需開關無破損、動力線連接良好。如果出現觸電現象,立即啟動應急方案。人們通常喜歡簡化成帶壓堵漏,但是今天如果說起帶壓堵漏在人們心中已經清楚的理解為“不動火帶壓堵漏”了。因為帶壓堵漏行業沒有經過規范因而叫法不一,大部分人認為帶壓堵漏是注劑式密封,事實上注劑式密封只是帶壓堵漏技術里的其中一項技術工藝,由于注劑式密封技術只能在直管上帶壓堵漏,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在三通、彎頭、變徑、法蘭盤根部、大型容器罐等部位注劑式密封技術就無計可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