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不要在飯前空腹時和飯后立即施灸。2、注意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部蒼白,心慌,汗出,甚至暈倒。出現暈灸后,要立即停灸,并令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里艾灸儀使用灸絨、灸油或其它藥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燒約、溫熨。借溫炙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養生美容、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黃帝內經》說“針所不及,炙之所宜”,《醫學入門》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炙之”。可見炙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由于其安全性能高、養生保健,因此在中國炙療史,上出現“言炙必艾”的現象,艾炙被歷代醫稱為百炙。艾灸儀懸灸儀使用過程有注意事項1在做艾灸時,一般不要在飯前空腹時和飯后立即施灸。盡量不要被風吹到,飯后一小時內不宜溫灸。避免醉酒使用,,同時做完艾灸后要注意保暖。2對顏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3溫灸后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半小時內避免接觸冷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4孕婦禁用;女性經期禁灸!5身體發炎部位禁灸;皮膚過敏者慎用。6持續發燒之病人禁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