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鳶尾類的燕子花、馬藺、溪蓀、蘆竹屬的花葉蘆竹、臺灣蘆竹,槭葵類,皆可水邊栽植,以豐富水景的變化。白草、垂盆草等景天類宿根花卉,勢狀石竹、墊狀福祿考、紫露草等宿根花卉,都可以用來進行園路鑲邊,有增加園路景觀的作用,還兼有保護路基,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在建筑物周圍與道路之間所形成的狹長地帶上栽植宿根花卉,可以豐富建筑物立面,美化周圍環境,還可以調節室內視線。墻基處栽植宿根花卉,可以緩沖墻基、墻角與地面之間生硬的題色,單色面的墻基可種植宿根花卉,使墻面具有如同紙張作畫的效果。宿根花卉的栽培要根據其生態習性,適地適花,例如早小菊怕澇,應栽在地勢高的地方,蜀葵要栽在通風條件好的地方,土壤貧瘠的地方可栽荷蘭菊,陽光充足的地方宜栽金雞菊,庇蔭處栽玉簪等。宿根花卉的布置要與設計的總體布局、主題思想協調統一。在幾種花卉配置時,要考慮色彩組合,形成韻律感。避免凌亂、無意可循,影響景觀效果。很多宿根花卉一般不用修剪,自然生長,不用人為控制。有一部分宿根花卉品種花葉并荗,枝條生長迅速、茂密,自然生長植株較高,下部枝葉枯黃,植株易倒伏、雜亂,可通過適當的低剪使高度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使枝葉細膩、花枝增多、花數增加、花期一致。有些花卉為了表現其獨特的觀賞特點,必須采取一些修剪措施。其修剪的手法主要是摘心、除芽、捻梢、曲枝、去蕾、修枝等。如菊花摘心可以使枝條充裕除葡萄牙的目的在于除去過多的腋芽,限制枝數的增加和過多花朵的萌發,使保留的花朵大而闌珊捻梢也是為了抑制新枝條的徒長,促進花芽形成,扭枝手法常用在立菊的整形時,把強壯直立的枝條向側方壓曲,弱枝則扶之直立;去花蕾是指除去側蕾而留頂蕾,菊花、大麗花多用此法;修枝就是在宿根花卉開花后,對不具備觀賞價值的殘枝、殘果及枯枝、病蟲害枝等剪除,從而改善植株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