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根花卉在種植設計時,不論是花帶、花壇,還是花叢都要有自己的主調和配調。主調數量多、比重大,配調數量少、比重小,體現重點和主從關系。另外,在主調和配調的不同植物材料之間,葉色、質地、株型也要互相映襯和搭配協調。如在居住區花帶的種植設計時,以萱草為主調,以鳶尾、早小菊為配調,不僅有季相的變化,而且其株型、葉色及質地相互映襯。鳶尾的葉豎直向上,萱草、早小菊的葉橫向伸展;鳶尾的葉是劍形的,而萱草的葉是披針形的,且葉色又有白綠、墨綠之分。宿根花卉在不同的綠化環境,其功能和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對宿根花卉的種植設計也是不同的。如街道綠地,主要功能是遮蔭和美化環境,在不妨礙交通視線的前提下,利用各種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結合起來,既可豐富街景,又給來往的行人帶來心曠神怡的感覺。宿根花卉一年種植,多年觀賞。為了避免因秋、冬季節枯葉落葉及炎熱夏季部分花卉休眠,地面裸露所帶來的不良效果,要在對各種宿根花卉生態習性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加以合理布置,使宿根花卉一年四季的觀賞效果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宿根花卉的栽培要根據其生態習性,適地適花,例如早小菊怕澇,應栽在地勢高的地方,蜀葵要栽在通風條件好的地方,土壤貧瘠的地方可栽荷蘭菊,陽光充足的地方宜栽金雞菊,庇蔭處栽玉簪等。宿根花卉的布置要與設計的總體布局、主題思想協調統一。在幾種花卉配置時,要考慮色彩組合,形成韻律感。避免凌亂、無意可循,影響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