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根花卉在不同的綠化環境,其功能和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對宿根花卉的種植設計也是不同的。如街道綠地,主要功能是遮蔭和美化環境,在不妨礙交通視線的前提下,利用各種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結合起來,既可豐富街景,又給來往的行人帶來心曠神怡的感覺。宿根花卉一年種植,多年觀賞。為了避免因秋、冬季節枯葉落葉及炎熱夏季部分花卉休眠,地面裸露所帶來的不良效果,要在對各種宿根花卉生態習性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加以合理布置,使宿根花卉一年四季的觀賞效果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宿根花卉因其周年生長在露地,管理栽培又不像溫室花卉那樣精致,故對周圍的生態因子有一定的要求和適應能力,要根據不同的光、水分、溫度、土壤等立地條件選擇相應的宿根花卉,盡量做到適地適花。在做到適地適花的同時,還要處理好宿根花卉種內和種間的關系。同種花卉種植在一起,要安排好種植方式和密度、距離,使其符合各自的生態要求。不同種類間種植,要盡量做到管理措施的一致。只有這樣,宿根花卉才能正常生長,并保持相對的穩定性,以實現觀賞效果連年不變。宿根花卉整形的形式一般有:單干式、多干式、叢生式、懸崖式等。整形的形式要根據宿根花卉本身的生物學特性以及觀賞的需要而定。1.單干式只留一個主干,不留分枝,如獨頭大麗菊和獨本菊等。這種方法可將養分集中供給頂蕾,培養大而鮮艷的花朵,可充分表現品種特性。2.多干式留主枝數個,每一枝干頂端開1朵花,開花數較多。如大麗菊、多頭菊、牡丹等。3.叢生式通過植株的自身分蘗或生長期多次摘心修剪,促使發生多數枝條。全株成低矮叢生狀,開花數多。如早小菊、棣棠等4.懸崖式使全株枝條向同一方向伸展下垂,有些可通過墻垣或花架懸垂而下。多用于早小菊類品種的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