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防腐燈/防爆防塵防水熒光燈按外殼的防護等級分類:為了防護塵埃、固體異物和水進入燈腔內,觸及或積集在帶電部件上產生跳火、短路或破壞電氣絕緣等危險,有多種外殼防護方式起到保護電氣絕緣的作用。用特征字母“IP”后跟兩個數字來表征其外殼防護等級。第1個數字表示對人、固體異物或塵埃的防護能力。分為0—6級。防爆燈具是一種密封燈具,其防塵能力至少為4級以上,第2個數字表示對水的防護能力,分為0—8級。 按燈具設計的支撐面材料 按燈具設計的支撐面材料分類:室內防爆燈具可能安裝在許多屬于普通可燃材料表面,如木質的墻和天花板,它們不允許防爆燈具安裝表面的溫度超過安全數值。根據防爆燈具可直接安裝在普通可燃材料表面可分為2類。 一類為僅適宜于安裝在非可燃表面的燈具。 另一類為適宜于直接安裝在普通可燃材料表面的燈具,有標記符號。 另外,按安裝使用形式可分為固定式、可移式、攜帶式。 編輯本段原理 隔爆型的原理根據標準EN13463-1:2002《性環境用非電氣設備第1部分:基本方法與要求》的防爆概念和防火類型,隔爆型是采取措施允許內部并阻止火焰傳爆的一種防爆型式,是常用的一種防爆類型。由于這種防爆類型的燈具外殼一般使用金屬材料制造,散熱性好,外殼強度高和耐用性好,很受用戶歡迎。而且,許多增安型防爆燈具部件,如燈座、聯鎖開關等,也采用隔爆型結構。具有隔爆外殼的電氣設備稱為隔爆型電氣設備。如果性氣體混合物進入隔爆外殼并被點燃,隔爆外殼能承受內部性氣體混合物的壓力,并阻止內部的爆炸向外殼周性混合物傳播。這是一種間隙防爆原理,即利用金屬間隙能阻止火焰的傳播和冷卻爆炸產物的溫度,達到火焰熄滅和降溫,抑制爆炸的擴展的原理設計的一種構造。 編輯本段設計 在進行隔爆燈具的結構設計時,制造者往往重點放在隔爆外殼的外形和強度設計上,卻往往忽略了與外殼構成整體的緊固件、引入裝置、透明件、懸掛裝置、標志等其它器件的設計。下面,根據GB3838.2-2000《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隔爆型“d”》的要求,在結構設計方面來分析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⑴外殼緊固件 用螺栓緊固的的隔爆外殼有二種型式:平面和止口。對于平面結構,螺栓不僅起緊固作業,還要平面間隙。對于止口結構,當隔爆面只考慮圓筒部分時,螺栓只起緊固作用;當隔爆面需要考慮圓筒加平面時,螺栓不僅起緊固作業,同時起平面部分間隙作用。當在外殼上直接攻螺紋時必須注意:緊固件螺孔盡量不要穿過隔爆外殼,穿過外殼時螺孔底部應留有3mm以上的余量 ;在使用鋁合金等輕合金材料作隔爆外殼時,由于鋁合金強度較低,因此,經常打開(如更換光源需要打開)的隔爆外殼上使用螺釘緊固時,不應在鋁合金外殼上直接攻螺紋,應通過預埋防松的內外螺紋鋼套,來增加螺孔強度,并防止因螺紋爛牙而失效;不需要用戶在更換光源中或維修時打開,且出廠時已經安裝好的螺栓,可以在外殼上直接攻緊固螺孔,但是不能使用細牙螺紋,盡量使用粗牙螺紋,且有足夠的嚙合扣數來滿足緊固要求。 總之,在設計外殼緊固件時,應首先分清其在隔爆外殼中的作用,是只起緊固作用,還是既起緊固同時還起平面間隙的作用,然后確定螺栓的軸向載荷選用合適的螺栓。 ⑵引入方式與引入裝置燈具 電纜和導線的引入可以按下述二種方法進行連接: a)間接引入,用接線盒或插接裝置連接的方式; b)直接引入,將電纜和導線直接接入主外殼的連接方式。注意的是,密封圈老化或壓不緊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產生燃燒或傳爆。 因此,在正常工作時產生危險火花、電弧或危險溫度且外殼容積大于2000cm3或GB3836.1《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4條劃為ⅡC級的防爆燈具,不適合采用彈性密封圈壓緊式直接引入方式。盡管GB3836.2沒有對此說明,GB3836.15-2000《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第15部分:危險場所電氣安裝(煤礦除外)》對此作出了規定。通過引入裝置引入到燈具的電纜,從安裝到使用整個過程中,如果有可能受到拉力,引入裝置的壓緊螺母上或靠近引入裝置的燈具內部增加電纜防拔脫壓板,阻止力傳遞到接線端子上和防止電纜可能產生的移動,防止電氣連接的接觸不良或失效。燈具在設計時可能需要提供一個以上引入裝置,方便用戶不同的安裝要求。出廠時,應將全部的引入裝置都安裝好封堵件,封堵件的結構必須適合防爆型式。或者,僅安裝一個引入裝置,將其余(引入裝置拆除后的)孔用適合防爆型式的悶頭代替。這樣,不會因多余的引入裝置忘記封堵而造成隔爆外殼的失效。 ⑶透明件的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