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紡絲:1、FDY(長絲):單纖維平行光滑均勻,分大有光,有光,半光,消光,亮度越來越弱。2、DTY(彈絲):單纖維彎曲,低伸縮,蓬松狀,如圖。3、DTY網絡絲(低彈網絡絲):有階段性得網絡點,增加纖維之間得集束能力(分無網、輕網、中網、重網,其中重網可作免漿絲)。一般情況下,FDY和DTY必須上漿或加捻方可作經線。上漿:增加絲線得強力;纖維之間得抱合力;使纖維表面光滑,便于織造。加捻:增加強力;增加纖維之間得抱合力;使織物具有縐效果。捻度:(T)單位厘米絲線得捻回數。0-10T/CM弱捻10-20T/CM中捻20T/CM強捻編織(錠織)紗線經絡筒、卷緯形成緯線管后,插在編織機的固定齒座上,緯紗管沿8字形軌道回轉移動,以牽引紗線相互交叉編織。通常錠數為偶數,織成帶子為管狀,錠數為奇數,織成的帶子為扁片狀。錠織工藝舊中國就開始應用,錠數因設備不同,一般為9~100錠不等,編織的基本工藝流程為:漂染—卷緯—織造—落機開剪—包裝。1960年開始,對編織機進行多次技術革新,主要有桃板直徑放大,安裝斷橡筋自動停車裝置,鐵錠改為尼龍錠子。這些設備上的改進,使車速提高到160~190轉/分,看臺率增加一倍,產品質量大為提高。編織不但可織帶,還織繩。管狀帶是編織繩的一種,直徑1~4毫米的稱繩或繩線,直徑大于4毫米的又稱繩索,直徑大于40毫米的一般稱為纜或纜繩。1989年,行業引進日本八股纜繩生產線設備,于翌年生產出聚丙烯八股纜繩,產品獲銀質獎。東紡繩帶為您講解織帶是?以各種紗線為原料制成狹幅狀織物或管狀織物。帶織物品種繁多,廣泛用于服飾、鞋材、箱包、工業、農業、軍需、交通運輸等各產業部門。30年代,織帶都是手工作坊生產,原料為棉線、麻線。新中國成立后,織帶用原料逐漸發展到錦綸、維綸、滌綸、丙綸、氨綸、粘膠等,形成機織、編結、針織三大類工藝技術,織物結構有平紋、斜紋、緞紋、提花、雙層、多層、管狀和聯合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