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容的低頻響應不如電解電容,如果用于涉及到音效的部分會得不到的音質效果。也就是說,一款主板采用全固態電容并不一定是的!不管是固態電容還是電解電容,它們的主要作用是濾除雜波,因此電容只要容量達到一定的數值要求即可,只要其元件質量過關,也能確保主板的穩定運行。而這一點,電解電容也完全能做到!
固態電容在105攝氏度的時候,它和電解電容的壽命同樣為2000小時,在溫度降低后,它們的壽命會增加,但是固態電容壽命增加的幅度更大,一般情況下電容的工作溫度在70度或更低,這個時候固態電容的壽命可能會達到23年,幾乎是電解電容的6倍多!但是……你的主板在23年后還會繼續使用?而且這個23年是指全天候24小時開機,即使電容有那么長的壽命,其它元器件恐怕也不能挺23年!
固態電容與電解電容相比,同體積同電壓下,電解電容的容量遠大于固態電容,目前電腦主板CPU電源部分大都采用固態電容,雖避免了爆漿問題,但由于體積限制,容量冗余很少;再者因容量問題,不得不提高CPU供電部分開關的頻率。固態電容和電解電容在使用過程中都會出現容量衰減問題,而采用固態電容的電路板,容量稍有波動,就會使電源出現波紋,造成CPU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理論上固態電容的壽命很高,但采用固態電容的板子壽命就未必高。
電容的種類首先要按照介質種類來分。按介質可分為無機介質電容器、有機介質電容器和電解電容器三大類。
1、無機介質電容器:包括人們熟悉的陶瓷電容以及 云母電容,在CPU上我們會經常看到陶瓷電容。陶瓷電容的綜合性能很好,可以應用GHz級別的超高頻器件上,比如CPU/GPU。當然,它的價格也很貴。
2、有機介質電容器:例如薄膜電容器,這類電容經常用在音箱上,其特性是比較精密、耐高溫 高壓。
3、電解電容器:人們所熟知的鋁電容,鋁電容其實都是電解電容。如果說電容是電子元器件中重要和不可取代的 元件的話,那么電解電容器又在整個電容產業中占據了半壁江山。我國電解電容年產量300億只,且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0%,占全球電解電容產量的1/3以上。
電解電容的分類,傳統的方法都是按陽極材質,比如說鋁、鉭或者鈮。但這種憑陽極判斷電容性能的方法已經過時了,目前決定電解電容性能的關鍵并不在于陽極,而在于電解質,也就是陰極。
按照陰極材料分類,電解電容器可分為電解液、二氧化錳、TCNQ有機半導體、固體聚合物導體等。
右側是一個簡單的、并不完整的電容分類表,主要列舉了一些在板卡設備上常見的電容類型,通過這個直觀的樹型表可以對電容的分類、命名方式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常用的電容有電解液電容、固態電容和鉭電容。
在很多用戶的眼中,主板,顯卡,工業控制板等產品使用固態電容,決定了該板卡處于較高的檔次。固態電容這兩年在國內技術發展迅速,由原來的SANYO一枝獨秀,到現在眾多國內,國外品牌爭鋒天下。固態電容已經走下了神壇,很多普通的電子,數碼產品都大量使用這類產品,圖示固態電容類似于常見的鋁電解電容,部分可替換,另外有一種固態電容,片狀,用于替換普通鉭電容。
液體電解電容的電介質為液態電解液,液態粒子在高溫下十分活躍,對電容內部產生壓力,它的沸點不是很高,因此可能會出現爆漿的情況,固態電容采用了高分子電介質,固態粒子在高溫下,無論是粒子澎漲或是活躍性均較液態電解液低,它的沸點也高達攝氏350度,因此幾乎不可能出現爆漿的可能性。 從理論上來說,固態電容幾乎不可能爆漿。
固態電容在等效串聯阻抗表現上相比傳統電解電容有更優異的表現,據測試顯示,固態電容在高頻運作時等效串聯電阻極為微小,而且導電性頻率特佳,具有降低電阻抗和更低熱輸出的特色,在100KHz至10MHz之間表現為明顯。 而傳統電解電容比較容易受使用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影響,在高低溫穩定性方面稍差。即使是在零下攝氏55度至105度,固態電容的ESR(等效串聯電阻)阻抗可以低達0.004~0.005歐姆,但電解電容則會因溫度而改變。 在電容值方面,液態電容在攝氏20度以下,將會比其標示的電容值為低,溫度越低電容值也會隨之而下降,在攝氏零下20度下電容量下降約13%、攝氏零下55度下電容量更達至37%。 當然,這對普通用戶來說沒有影響,但對于采用液態氮作超頻的玩家來說,固態電容可不會因溫度降低而使電容容量上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超頻穩定性大打折扣,因為固態電容在零下55度其電容值只會下降不足5%。 固態電容確實有很多優點,但它并不是任何時候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