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煤塵(SS),因此考慮采用物化處理方法來對該煤礦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首先是設立粗格柵和細格柵兩重格柵,從而去除了煤礦廢水中較大的污染物質。在粗格柵和細格柵之間設立調節池,以調節水量。由于出水水質的pH值較低,因而還需在調節池中加入堿性中和藥劑,以降低污水的pH值,使其達到出水水質的pH值的要求。此外,在流入調節池中的來自后續處理設施的反沖洗水中還加入PAC、PAM等混凝劑,以增強沉淀過濾進程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由于在出水水質的要求中有對總鐵含量的要求,而鐵又是磁性物質,故在細格柵之后,設立一個永磁分離器,對污水中的鐵進行去除。沉淀池采用斜管反應沉淀池,不僅可以達到煤塵的沉淀效果,還可以降低CODcr、色度,以及去除石油類物質。濾池采用的是重力無閥濾池,具有較高的去除效果。到這一步時,剩余污泥被輸送到污泥濃縮池中進行濃縮,濃縮后,上清液回流到細格柵中,而其他的污泥則會經處理后外運,用作其他用途。經過無閥濾池之后的污水會流經加氯空置間,在加氯池中通過添加氯氣的方式被消毒。消毒后,污水被排除,整個處理工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