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銅雕包括金銅、銀銅雕神祇與銅質浮雕。青銅雕多是佛陀、菩薩和諸神的造像,數量極多。銅質浮雕和圓雕在西藏僧俗社會中用場很多,大到寺院殿堂神圣的佛龕,小到日用的碗勺,相當普及。其中的青銅觀音、天女、神像臺座、佛和弟子、千手千眼觀音、護法漢藏不同風格的造像藝術水準差異很大。兩千數百年前,印度社會階級分為四種。一為婆羅門,主持宗教;二為剎帝利,系王族,掌理政治;三者吠舍,為商賈;四者首陀羅,為農人奴隸。釋迦世尊是剎帝利族,父為中印度迦毗羅衛國國王凈飯大王,母為摩耶夫人。他于二千五百多年前降生于世,但在其降世之前,即有種種殊勝因緣,如《因果經》中所載,在過去無量劫前,燃燈佛住世時,有一位善慧仙人,皈依于佛。并買得五莖蓮花,以供養佛。當時燃燈佛為善慧仙人授記,將來成佛,號釋迦牟尼。有一天,善慧仙人看見燃燈佛走來,因地面潮濕,善慧即將自穿的鹿皮衣鋪在地上,又將頭上的長發加鋪上去,待佛走過。于是燃燈佛更授善意記;將來在娑婆世界作佛,度諸眾生。善慧便自此出家,修菩薩行。又經過若干劫后,到迦葉佛時,善慧菩薩功行圓滿,命終生兜率天。兜率天為欲界空居的第二層,此天有內外兩院,外院為享福報的天人所居,內院為位登補處,將欲繼承佛位的菩薩所居。善慧菩薩已登補處,在此天中為諸天眾演說妙法。嗣因觀娑婆眾生根性已熟,時機已至,便下生人間,成就佛道。上面是《因果經》所載釋迦世尊宿世因緣的故事,下面再介紹世尊降世后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