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 材 名】蝴蝶花
【拉 丁 名】Herba Iridis Japonicae Irisjaponica Thunb.
【別名】鐵扁擔,燕子花,藍花鉸剪,紫燕,豆豉葉,下搜山虎
【名稱考證】鐵扁擔(《上海常用中草藥》)、燕子花、藍花鉸剪、紫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豆豉葉、下搜山虎(《貴州草藥》)
【科目來源】鳶尾科植物
【藥用部位】蝴蝶花的全草。
【性味歸經】苦、寒心、肝二經。
【功效主治】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治肝炎,肝腫大,肝痛,喉痛,胃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l兩。
【資源分布】分布四川、貴州、云南、廠東、江西、江蘇、浙江、湖北、河北等地。
【古籍考證】出自《上海常用中草藥》。
【原生形態】蝴蝶花多年生草本,高40~55厘米。根莖匍匐,黃褐色,有較密的結節。葉互生,2列,劍形,長30~60厘米,寬25~40毫米,革質。花莖較葉為長,花數朵組成疏松的總狀花序;花淡紫藍色,徑約5~6厘米,花被6,2輪,外輪倒闊卵形,先端稍凹,邊緣微齒裂,下部淡黃色,中部具雞冠狀突起,內輪狹倒卵形,先端2裂,邊緣稍有齒裂;雄蕊3,著生于外轉花被的基部;雌蕊1,子房下位,3室,柱頭3裂。蒴果有6棱,種子多數。花期4~5月。生于林緣、水邊等陰濕地。
【參考出處】《上海常用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