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鐘例舉:普陀六和鐘高2.7六米,口徑1.76米,凈重4.9噸,鐘上鑄有五方五佛,偶意世界和諧,鐘體鑄有原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手書坐落于河東區大直沽的薦福觀音寺的大鐘為銅鑄造,直徑2米、高3米、重約5噸,比新建鼓樓上的大鐘還重1.5噸,每當大鐘鳴響的時候,連一公里以外的海河西岸都能聽到。世界重的銅鐘——世紀銅鐘。大銅鐘發音宏亮而悠揚,自佛教傳入中國始,銅鐘就逐漸成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銅鐘的節奏感強,它能表達人們的歡樂喜悅,又可以在生產勞動中協調人們的勞動步伐、在舞蹈中使舞姿整齊優美、在練兵中使士兵步伐一致,以振軍威,因而在勞動生產中需要這種樂器。現在寺廟的大銅鐘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