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NASA)等機構研究表明:遠紅外線中5.6-15微米波長帶的頻率與生物細胞中水分子律動頻率相同,極易被人體吸收,從而由內向外輻射熱能,活化組織細胞.所以當5.6-15微米的遠紅外線輻射人體時,就會產生吸收、透射、反射、等過程,這一過程科學家稱之為“生物共振”,這段光波也被稱之為“生物頻譜”。“共振”效果之一,是使皮下組織深層部位溫度升高,產生的熱效應使水分子被活化,處于高能狀態,加速人體所需生物酶的合成,擴張血管促進人體循環和新陳代謝,同時排出體內有害物質,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身體健康。其二,遠紅外線能同水分子產生其振效應,使其變成獨立水分子(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結合),提高身體的含氧量,細胞因而活力增加,使人精神更暢旺、頭腦更靈活,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