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 中國是鐘的故鄉,流傳于世、難以盡數的古銅鐘作為中國銅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古老、優美、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側面,對研究中國的斷代史、禮樂制度、思想史、音樂史等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并且由于薈萃了我國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代表了當時的鑄造、聲學、樂律學、力學等高超技術水平,更是研究我國傳統科技的寶貴實物。 民國初年,景云鐘曾在西安亮寶樓展出,后長期存放于此,供人參觀。抗戰爆發后,國民將景云鐘拆卸外運,埋于鄉下避難。建國初,人民才將景云鐘迎回古城,受技術條件限制,于1953年移入西安碑林,只能建一小亭,暫時存放景云鐘。在1964年于日本舉辦的世界名鐘展覽中,景云鐘憑外形和聲音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績,被推選為世界名鐘。 2000年底,郵政總局發行的套《中國古鐘》紀念郵票中就選用了景云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