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型墩薄壁是獨柱雙支座的一種墩型,美觀性較好,但施工稍顯復雜。墩高較矮時,其施工既復雜又不美觀所以少采用。當墩高較高時Y型薄壁墩施工只需一套 模板,只需搭一個支架,對于地面橫坡較陡,搭支架困難,模板需求量大的山區橋梁,Y型薄壁墩具有的優勢。從預算定額中也可以看出,同高度的柱式墩與Y型薄壁墩相比,Y型薄壁墩的基價低。另外采用雙柱墩時,由于地面橫坡較陡,兩個墩柱高度經常相差較大,由于線剛度EI/L差距大,導致一個墩兩個墩柱受力 差異較大,采用Y型薄壁墩,只一個墩柱,就避免了上述缺陷。也有人認為,上部的Y型承托節約材料并不多,卻施工麻煩,宜設計為實體,權衡施工進度和質量、安全和節省材料及美觀之間的關系,也未嘗不可。不管外形,墩高較高時,采用獨柱雙支座外部形狀Y型的薄壁墩較為適宜。
一般矮橋墩的設計由強度控制,但當墩高較高時,就必須得考慮橋墩的穩定問題。《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D62-2004)關于偏心受壓柱條文說明5.3.10條指出,“當l0/h>30時,構件已由材料破壞變為失穩破壞。”l0為受壓柱的有效長度,在0.5~2倍墩高之間變化,究竟取值,與施工狀態、上構重量、上構和墩柱的連接方式即墩柱的支承剛度有關。大量的計算實驗 表明對于先簡支后剛構(墩頂與上構為鋼板焊接)和先簡支后連續(墩頂與上構為橡膠支座連接)的多跨T梁橋來說,墩柱的有效長度 l0=1.2~1.43l,l為墩柱高度,當l=40m且采用矩形截面時,h>1.2~1.43*40/30=1.6~1.907m,h=50m時 h>2~2.383m,當墩厚大于2m時,實心矩形截面經濟性降低,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墩柱為材料破壞時,采用實心矩形截面,其高度不宜超過50m. 當墩高大于50m時,采用空心薄壁墩截面。采用空心薄壁墩,墩高超過65m左右時順橋向應考慮放坡,因為采用等寬尺寸時施工雖然方便,但為了橋墩的穩定,墩柱和帽梁必將尺寸加大很多,這樣材料會浪費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