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肉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
功效
中醫認為,野鴨味甘性涼,入脾、胃、肺、腎經。具有補中益氣、消食和胃、利水解毒之功效。可主治病后虛贏、食欲不振、水氣浮腫,又可補心養陰、行水去熱、清補心肺。正如《隨息居飲食譜》說:“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息驚。據《本草綱目》載:“鴨,水禽也,治水,利小便;治虛勞熱毒。”又據《本經逢原》載:“男子陽氣不振食之宜,患水腫人用之妥。”
鴨血可解血瘀、血熱作疼。鴨膽的汁可治火赤眼,外涂可治痔瘡腫痛。鴨頭可治驚悸和血虛引起的頭疼。鴨腦搗碎外涂可治凍瘡。
其它
多年實踐經驗證明多食老野鴨對治頭疼病有療效。
【野鴨肉食療方精選】
1、野鴨粥:鴨肉250克,大米100-150克,同煮粥,加油、鹽、味精調味食用。有補益身體,利尿消腫作用。適用于病后體虛,素體瘦弱,食欲不振,浮腫等癥。
2、蟲草燉野鴨:野鴨一只去毛,從肛門處開口取出內臟,將冬蟲夏草10-15克洗凈后塞入鴨腹內,縫合切口,加適量水、食鹽調味,蒸熟食用。有清補心肺,滋腎益精,和胃消食作用。適用于病后身體虛弱,形體消瘦,神經衰弱,食欲不振,失眠,貧血,腎虛哮喘日久不愈,遺精,陽痿,肺結核咳嗽,痰中帶血,老人慢性支氣管炎,干咳不止等癥。
3、黨參淮山燉野鴨:野鴨一只去毛及內臟,淮山50克,黨參20克,生姜15克,食鹽、水適量蒸熟食用,有補氣益脾作用。適用于腸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身體瘦弱等癥。
4、野鴨一只,去毛,從肛門處開口取出內臟,將去皮衣的大蒜頭30克塞入鴨腹內,縫合切口,蒸熟食用(淡食為宜),兩天吃一只,連服數只。可治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
5、野鴨赤豆湯:野鴨一只去毛及內臟,赤小豆10-50克,陳皮3克(或加花生米100克,冬瓜皮50克),同煮湯食用。可治營養不良性水腫,慢性腎炎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