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夏天無提取物
【英文名】Decumbent Corydalis
【拉丁名】Rhizoma Corydalis Decumbentis原植物Corydalis decumbens(Thunb.)Pers.
【別名】伏地延胡索,無柄紫堇
【名稱考證】伏地延胡索、無柄紫堇(江西《草藥手冊》)
【科目來源】罌粟科植物
【藥用部位】塊莖或全草。
【性味歸經】苦、辛,微溫入肝、腎經。
【功效分類】祛風濕藥
【功效主治】降壓鎮痙,行氣止痛,活血去瘀。治高血壓,偏癱,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小兒麻痹后遺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5錢;或研末。
【資源分布】分布湖南、福建、臺灣、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等地。
【古籍考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行血,活血,止血,止痛,鎮痙。
【化學成分】塊莖含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原阿片堿(Protopine)、空褐鱗堿 (Bulbocapnine)、藤荷包牡丹定堿(Adlumidine)等多種生物堿。 塊莖含四氫巴馬亭(tetrahydropalmatine)、球紫堇堿(bulbocapnine)、山緣草定堿(adlumidine)、原阿片堿(protopine)以及別隱品堿、巴馬亭堿、藥根堿、藤荷包牡丹定堿等。據報道尚分得二氫巴馬亭堿(dihydropalmatine)、白毛茛寧堿(hydrastinine) 及3,4-去氫白毛茛寧堿(3,4-dehydrohydrastinine)。
【化學鑒定】取本品粉末2g,加10%醋酸20ml,振搖片刻,濾過。取濾液2ml,滴加碘化鉍鉀試液1-2滴,立即產生桔紅色沉淀。
【相關選方】①治高血壓、腦瘤或腦栓塞所致偏癱:鮮夏天無搗爛。每次大粒四至五粒,小粒八至九粒,每天一至三次,米酒或開水送服,連服三至十二個月。(《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各型高血壓:㈠夏天無研末沖服,每次二至四克。㈡夏天無、鉤藤、桑白皮、夏枯草。 煎服。
③治風濕性關節炎:夏天無粉每次服三錢,日二次。④治腰肌勞損:夏天無全草五錢。 煎服。(②方以下出江西《中草藥學》)
【原生形態】伏生紫堇多年生草本,全體無毛。塊莖近球形,直徑達6毫米,表面黑色,著生少數須根。莖細弱,叢生,長17~30厘米,不分枝。基生葉具長柄,葉片三角形,長約6厘米,2回3出,全裂,束回裂片具短柄,通常狹倒卵形;莖生葉2~3片,生莖下部以上或上部,形似基生葉,但較小,具稍長柄或無柄。總狀花序頂生,長1.7~4厘米;苞片卵形或闊披針形,全緣;花淡紫紅色,筒狀唇形,上面花瓣長1.4~1.7厘米,瓣片近圓形,先端微凹,距圓筒形,長6~8毫米,直或向上微彎;雄蕊6,成兩體。蒴果線形,2瓣裂。種子細小。花期4月。果期5~6月。生于丘陵、山坡潮濕草叢及水溝邊。
【參考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