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薄膜分離技術。反滲透膜分離法是利用半透膜(RO膜)以水壓(或泵浦加壓)使水由較高濃度的一方滲透到較低濃度的一方,通過孔徑僅為1/10000um的RO膜(相當于大腸桿菌大小的1/60000,病毒的1/3000),將現在社會工業污染物及重金屬、細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雜質全部清除,使出水的導電率在10us/cm(25度時)以下,溶解性總固體含量小于3mg/升,從而達到規定的理化指標及衛生標準的一種新型水處理技術。
反滲透直飲水處理系統組成:
反滲透設備是圍繞反滲膜而組織成的一套水處理系統,一套完整的反滲透系統分別由預處理部分、反滲透主機(膜過濾部分)、后處理部分和系統清洗部分共同組成。
一、預處理常常由石英沙過濾裝置,活性碳過濾裝置,精密過濾裝置組成,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鐵銹、膠體物質、懸浮物,色素、異味、生化有機物,降低水的余氨值及農藥污染等有害的物質。如果原水中鈣鎂離子含量較高時,還需增加軟水裝置,主要目的在于保護后級的反滲透膜不受大顆粒物質的破壞,從而延長反透膜的使用壽命。
二、反滲透主機主要由增壓泵,膜殼,反滲透膜,控制電路等組成,是整個水處理系統中的核心部分,產水水質的好壞主要也取決該部分。只要膜的型號及增壓泵的型號選取得當,反滲透主機對水中鹽分的過濾能力都能達到99%以上,出水電導率可在10us/cm(25度)以內。
三、后處理部分主要是對反滲透主機制取的水作進一步的處理,如果后續工藝接離子交換或電去離子(EDI)設備,則可以制取工業用高精度超水,如用在民用直飲水工藝上,則常常接后置殺菌裝置,例如可以接紙外線殺菌燈或者臭氧發生器,從而使出來的水可以直接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