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家的龍眼開花很漂亮,母花多,枝條壯。”日前,崇左市左州鎮50多歲的龍眼種植戶梁老板看著自己開滿整樹的雌花興奮不已,專門致電宇花靈技術團隊,“今年收入肯定會比去年翻番,這可是宇花靈技術的功勞。”要知道,現在這些“搖錢樹”,早兩年還都是只長葉不長果的“風景樹”呢。
近年來,很多種植戶因為管理不好,效益不高,不得不將多年種植的龍眼“風景樹”砍掉,左州鎮的龍眼面積也逐步減少。梁老板種植有400株石硤龍眼。起初,梁老板的龍眼園也像別家的一樣,光長葉,不掛果,樹冠高大;因為管理技術不過關,每年都是沖梢不成花,好的年份就算成花了,開的也大都白茫茫一片,母花少,坐果稀疏,掛果率低,投入產出比失調,成為中看不中用的“風景樹”。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種植經驗的老種植戶,梁老板認清了癥結所在,“現在老把式的種植不管用了,種作物都要懂得先進的科學技術。” 為了改變這種只投入沒產出的現狀,梁老板一直苦尋新技術,終于在2011年了解并開始使用宇花靈技術。
作為宇花靈產品的一種“售后服務”,宇花靈技術員立即進入果園手把手的向梁老板傳授“樹冠大小調控”、“量化修剪留枝”、“兩控兩促”等先進的龍眼種植技術。與此同時,技術人員指導梁老板將原來差不多4米高的樹冠調控到人伸手就能摘果,舉手就能噴藥的高度;把原先一株留200-300個母枝量化成一株留80-150個的優良結果母枝;將傳統的殺死冬梢轉變成控制其延伸促成花芽,人工摘梢變成噴宇花靈調控。經過多項新技術的引進和管理,梁老板家的“風景樹”逐漸變成了“搖錢樹”。梁老板說,從2011年開始使用宇花靈技術至今,他家的龍眼果樹每年產量及品質都在不斷提升,“年年掛果都很不錯。”
受去冬今春的霜凍影響,很多果園遭受重創,不少植株花芽被凍死,能整齊來花的,落花后也光桿一片,坐不上果。而梁老板家的龍眼現正開花繁茂,豐收在望。周圍一些種植戶眼看自家果樹不結果,都紛紛上門向梁老板討教技術。
廣西農科院水果、宇花靈技術阮經宙說,現在每年氣候變化多端,光靠簡單的施肥管理就能讓果樹是不行的,龍眼種植戶要拋開傳統的種植管理模式,引入新技術才能獲得效益,宇花靈技術及配套產品就像防護傘,可讓果樹適應氣候變化,由不可能變成可能,多年使用還能讓樹體進入良性環境,促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