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錨固件的形狀很多,有Y型、V型、T型、S型,等等。(見圖1)金屬錨固件是用來支撐和固定較薄襯體的耐火澆注料、耐火可塑料和耐火噴涂料。使用種形狀的金屬錨固件要根據襯體的結構來確定。陶瓷錨固件的形狀見圖2。上下兩端須為平面,其余4個側面為齒狀,以增大與襯體的咬合面積和摩擦力,起著懸掛和支撐作用。排列與間距 錨固件的排列與間距取決于爐殼或構件的形狀,襯體的材質(密度)與厚度、使用溫度和使用條件(連續工作和間歇工作),以及襯體所承受的熱應力和機械應力的大小等。錨固件的排列方式必須考慮到既具有足夠的支撐強度,又不會導致耐火材料在熱脹冷縮過程中產生較長的裂紋。
金屬錨固件的排列有3種形式(圖3),圖中的b和c形式較好。對金屬錨固件而言,薄輕襯體的錨固件的排列間距小為150mm,而厚重襯體的錨固件較大間距為300mm左右、在承重和應力較集中的地方,錨固件的間距可布置得比正常情況下小些。金屬錨固件的長度約為襯體厚度的1/2~2/3,不能與襯體厚度相等,以免金屬受高溫作用而熔化和氧化。金屬錨固件可直接焊接到或鉚接到爐殼上或以螺栓與螺母配合形式固定在爐殼上。一般情況下金屬錨固件需要用涂料涂覆其表面,尤其是端頸部位,其目的在于調節耐火材料襯體與金屬之間的膨脹差別,從而減少裂紋和剝落,涂料可以是瀝青、石蠟或塑料,這些材料在使用中會燃燒掉,留下熱膨脹縫隙。也可用塑料薄膜或牛皮紙包裹金屬錨固件,與涂料起著同樣的作用